近年来,隆昌市委统战部立足实际,以传承优秀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文旅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统战+非遗传承”工作新路径,引导各类统战力量参与非遗文化传承体验项目建设,把非遗文化传承人“聚起来”“联起来”,实现统战工作和非遗文化产业有机融合。
建言献策打造非遗品牌。组织党外知识分子、民营经济人士等实地走访调研,搜集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民俗民歌等非遗线索,提出“制定中长期非遗保护规划”等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推动打造隆昌夏布编织工艺等省级非遗5个、隆昌豆杆等市级非遗22个,选隆昌土陶成功入选“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项目。
聚力扶持推进技艺传承。依托市知联会、新联会及其会员代表力量,建成碧檀陶瓷、石玉加工等非遗工坊6个,采取“授予称号+表扬奖励+资助扶持”方式,给予传承人6000元/年传习补助,累计培养非遗传承人104名。举办全国土陶传承发展恳谈会、夏布手工技能赛等重大活动8场次,发展400余名“新艺人”。聚集知联会成员、作协代表10余名,整理濒临失传的《青石号子》《麻布神歌四首》等作品,出版《隆昌青石文化研究》《双凤龙文化研究报告》等,提供现代传承发展新路径。
招大引强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本土网络人士优势作用,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多样互动玩法,令非遗搭上互联网平台快车,为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渠道。截止目前,夏布制作、藤编技艺等开通直播带货,销售金额达800余万元。将夏布、青石、土陶、酿造、藤编等非遗产业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利用异地商会资源以商招商,建成玻陶园区、夏布基地等,促成民营企业13户落地隆昌,实现行业产值30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