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初心如磐石,两岸情谊比金坚。11月21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暨2024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开幕式在内江举行,台湾文艺界、商界代表人士和台湾青年代表等100余位台湾同胞,齐聚大千故里——甜城内江,再续情缘。
活动现场
谈及海峡两岸情,得从一个人的“乡愁”说起——
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生于内江芭蕉井旁。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离开故乡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内江。后来,他辗转东亚、南亚、欧洲、南北美洲等地,晚年定居中国台湾,终老于台北“梅丘”石下。
虽身在异乡,但家乡内江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张大千的乡情,他常常借书画作品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乡情乡恋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之一。正如他在诗中所写:“十年去国吾何说,万里还乡君且听。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
依托大千先生架起的文化桥梁,两岸血脉亲情愈加浓烈。近年来,内江相继举办“2013张大千书画艺术节”“2014年内江大千文化产业发展恳谈会”“2015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暨张大千艺术高层论坛”“2016海峡两岸张大千书画艺术交流活动”“2017•海峡两岸青少年张大千艺术交流活动”“2018•海峡两岸张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暨产业合作峰会”“2019海峡两岸张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暨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2021•海峡两岸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暨内江欧豪年艺术馆开馆活动”等。
一场场主题活动紧扣弘扬大千文化艺术,不仅增强了内江与台湾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带动多个领域的深度往来——
内江与台湾因糖业而共兴。台湾制糖业发达,享有“东方甜岛”美誉,内江也因盛产蔗糖、蜜饯而得名“甜城”。抗战胜利之后,两地曾围绕糖业开展了有效合作。内江往台湾派出糖业专家,帮助恢复生产,台湾为内江提供原料和机器设备,帮助重建糖厂,谱写了一段守望相助的佳话。
内江与台湾因经贸而同行。23年前,旺旺集团到内江投资建厂,成为内江第一家台资企业,拉开了内台经贸合作的序幕。此后,佳美、巨腾等知名台资企业相继落地,内江建成四川第二个台商工业园,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
内江与台湾,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又紧密相连。可以说,如今两地的甜蜜情缘已是“浓情化不开”——
“我将义无反顾扮演好两岸沟通协调的桥梁,对开放合作作出贡献。”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通过视频致辞时说,近年来,内江以大千文化艺术为纽带,成功举办了十届海峡两岸大千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为两地经贸文化交流搭建了广阔的桥梁,两地的产业合作从深度到广度持续拓展,合作规模与水准不断提升。衷心希望内江能继续发挥“大千”文化品牌的独特优势,不断拓宽与台湾交流的合作渠道,深化两地经贸文化合作。
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发出邀请,我们将始终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惠企政策措施,用心用情做好服务,让大家在内江投资放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希望大家多向亲朋好友分享在内江的所见所闻,吸引带动更多台湾青年、台资企业走进内江、融入内江。
“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台湾同胞福祉为念,落实‘川台70条’等惠台利民措施,不断提升台胞台企融川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刘浩说,真诚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四川发展机遇的“宣传员”、台胞台青来川发展的“助力者”,进一步深化川台各领域交流合作、拉紧两岸共同纽带。
同胞深情绵长,文化根脉不断。步入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让两地加快了“双向奔赴”的步伐——
当前,内江正加快构建以“甜品”“甜饮”“甜果”“甜菜”为主体的食品产业体系,“中国甜食之都”品牌更加响亮,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两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内江的13年,巨腾国际发展一路欣欣向荣,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外壳产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
“内江周到的服务深深打动了我,深切体会到同胞胜似亲人。”台资企业代表、巨腾(内江)资讯配件有限公司协理李明育如此评价内江。他说,放眼全球经济,深厚的产业资源和广袤的消费市场是每一个企业最好的依靠。内江正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巨腾(内江)国际将继续扎根内江,背靠大陆资源,深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生产、深入研发、提升品质,成为世界一流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希望更多台胞台企能来到内江,抢抓得天独厚机遇共促发展,让两岸同胞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鼓励台湾青年来内江实习、就业,内江组织全市53家知名企业及单位向台湾青年提供306个优质实习和就业岗位。产业涵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电商、文体教育等多个领域,提供工程师、技术管理等诸多岗位,最高年薪可达100万元人民币。
第一次到四川、来内江的台湾青年林则言,不仅在内江找到了缘、找到了根,更找到了梦想承载。他说,两地的人说着同样的话、有着同样的样貌、过着同样的节日,这里就是历史的脉络与羁绊,台湾与大陆始终血脉相连,作为青年一代,有义务守护好根脉联系,也有责任把这里的所听所感传递到岛内,让他们不要自我设限,与同胞携手共赢、共创未来。
山海不远,共赴未来。奋进中的内江已敞开怀抱,迎接更多同胞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