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四抓”为载体,全面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抓教育培训。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培训纳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规划,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专题辅导、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先后举办了市场经济、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等专题辅导培训班,组织全市重点非公企业的负责人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了高管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二是抓联系交友。把联系交友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建立了非公企业走访、座谈、例会、市领导定点联系骨干企业等制度,通过座谈会、谈心会、走访活动等形式,强化政府职能部门、执法部门等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了解掌握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帮助和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对企业的服务实效。
三是抓典型宣传。通过开展“民营经济集中宣传月”、评审年度“攀枝花市民营企业50强”、“攀枝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活动,及时发现典型,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开设“民营经济巡礼”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典型事迹,鼓励非公经济人士守法经营、坚定信心、加快发展。2013年,表彰了30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四是抓政治安排。高度重视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把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效益显著,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村企互动等活动的非公经济人士推荐安排为各级政协委员以及工商联班子成员,努力扩大非公经济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目前,全市有各级政协委员169人,有1人当选省工商联副主席, 5人当选为省工商联常委,3人当选为省工商联执委,217人在市、县、区工商联担任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