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攀枝花 > 正文
【攀枝花】大龙潭彝族乡:文化扶贫产业支撑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http://www.sctyzx.gov.cn/  (2020-08-31 22:23:26)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通过传承和发扬苴却砚文化,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2010年仁和区被评为中国苴却砚之乡,大龙潭彝族乡作为苴却砚材料的开采地,十分重视苴却砚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做到苴却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大龙潭彝族乡一方面培养乡内贫困人员学习苴却砚雕刻技术,一方面进行大力宣传和开发,扶持贫困户做好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

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党委书记孔靖雪:我们建得有一个苴却砚的雕刻技术的一个培训基地,就在我们乡内,有一个培训基地,然后有这种学习意愿的,他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的技能性的培训,然后也给我们贫困户的其他的一些发展提供了其他的一种思路。

干坝子村的刘高松就是当地培养的苴却砚雕刻贫困户之一。刘高松表示,由于家庭贫穷,初中毕业后便一直外出务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在外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在大龙潭彝族乡政府的号召下,他回到家乡开始学习苴却砚雕刻。通过刻苦学习后,2014年,刘高松开始发展苴却砚。2016年,刘高松家便实现了脱贫,如今更是盖上了新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干坝子村村民刘高松:现在主要还是从以前的老熟人和外地的那些厂家那些门面开店子的做加工,一个月还是有三四千块钱,日子还是过得去。

据了解,通过产业发展、政策帮扶和文化扶贫等方面的措施,大龙潭彝族乡385户贫困户1491人于2018年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并通过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全乡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达到近万元。下一步,大龙潭彝族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改善,切实提高村民生活条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圆满收官。

(攀枝花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