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米易县坚持从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入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1)大力发现储备。健全党外后备干部动态信息库,注重人员的广泛性,将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党外年轻干部纳入信息库,确保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及时、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目前储备党外后备干部126名,为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提供充足来源保障。
(2)扎实培养锻炼。努力形成教育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教育培训上,以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为目标,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校精心组织,实行理论辅导、专题报告、座谈讨论、外出考察等各种培训方式,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确保教育培训量质齐升。轮岗交流上,将党外干部纳入全县干部交流总体安排,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注重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征地拆迁、信访维稳、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一线锻炼,促进党外干部由“专业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挂职锻炼上,在乡镇、县级部门建立实践基地,形成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岗位体系。
(3)大胆选拔使用。确保党外代表人士人尽其才、发挥作用。重点加强与人大、政协、组织部门的沟通联系,切实加大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力度。目前,全县实职科级党外干部达39人,其中正科级6人、副科级33人。在县政府28个工作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13名;县政府组成部门党外正职配备达3人;在县法院、县检察院领导班子中分别配备1名党外干部,人大、政协委室中有一定数量的党外科级干部,179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4)严格管理监督。着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体系,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主体作用,了解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个人重要事项变化等情况,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由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和所在单位共同考核,确保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活力不断增强、履职实效得到提高。
(米易县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