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理事会一年来工作情况
2021年6月,四川海外联谊会成功进行了换届,在新的章程和组织架构下,新一届四川海外联谊会队伍更加壮大、资源更加丰富、作用更加突出。换届以来,在中央统战部、中华海外联谊会的精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四川海外联谊会全体理事共同努力,在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增进四川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四川发展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召开四川海外联谊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
一是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举办港澳台侨人士庆祝建党百年座谈会暨成渝双城巡礼、港澳台侨人士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建党百年·红色之旅”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四川港澳台侨人士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海外川渝籍社团会长联席会、“喜迎二十大·侨说新天府”海外川籍侨团侨领云端交流活动等,引领海内外中华儿女深悟百年经验成就、矢志与党同心共进。开展“庆回归·喜迎二十大”、“庆回归·送温暖”在港乡亲慰问等活动,指导举办首届“香港四川节”,更加广泛团结凝聚爱国爱港人士,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和香港回归25周年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云享巴蜀文化·喜迎冬奥盛会”知识竞赛、“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等系列宣传活动,原创及转载稿件1400多篇次、刊载冬奥主题稿件21篇次、总浏览量2000余万人次。拓展创新服务渠道,成功上线“四川省港澳台侨人士之家”网络服务平台,积极解决港澳台侨人士购房、贷款、子女教育、社保、医保等困难问题,夯实他们对祖国的情感依归。举办川港澳台青年合作发展论坛,积极搭建川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对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做好我省第二批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授牌工作,开展“青春中华情·圆梦新征程”系列活动,增强港澳台青年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召开港澳台侨人士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举办“建党百年·红色之旅”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
首届“香港四川节”活动现场
同乡文化名胜展活动现场
首届川港澳台青年合作发展论坛
组织港澳台青年开展“青春中华情·圆梦新征程”活动
二是服务四川建设发展。高标准举办第二十届“海科会”,邀请包括4名诺贝尔奖得主、67名海内外院士、3000余名嘉宾参与盛会,国家领导人视频致辞、省部级以上领导17人出席有关活动,促成来自47个国家的1005名海外人才来川发展,达成合作项目190个、签约金额538.5亿元;同步举行第八届“海科杯”,共向36个国家和地区征集713个高新科技项目,《人民日报》整版报道会议盛况。
第二十届“海科会”现场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接交流论坛,川渝两地4名省领导出席活动,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视频致辞,近千家全球全国企业(其中9家为世界500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发起成立了川渝—粤港澳企业家合作联盟,并举行川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40亿元。
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林政月娥为论坛视频致辞
举办川渝—粤港澳企业家合作联盟2022年年会暨海联金桥助力高质量发展论坛、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2021年年会、开展“海内外侨商川渝行”系列活动,促成项目合作金额近百亿元。成立“兴川助渝侨界智库”,汇聚全球智慧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邀请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60名海内外侨界知名专家学者加入,划分6个领域为川渝两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集聚人才技术。深入走访在川港澳台侨企业,积极推荐港澳台侨企业家参加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活动,实打实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拼经济、搞建设、稳大盘的决策部署,指导开展侨商会企业雅安行、“苏银产业园成都侨商对接会”等活动,助推侨资企业、四川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大陆希望集团在成都投资3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总部经济园区项目。
举办川渝—粤港澳企业家合作联盟2022年年会暨海联金桥助力高质量发展论坛
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活动
三是丰富文化交流载体。举办“庆香港回归·享祖国荣光”川港交流系列活动,开展四川特色文化进香港实景展会,各市(州)推选100余种3.5万余件展品赴香港参加。
“庆香港回归·享祖国荣光”2022年川港交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举办“中华川菜·世界品味”系列活动,制定“中华川菜·世界品味”全球形象体验店授牌办法,首创川菜文化海外推广窗口、川菜产业国际合作窗口、四川国际形象展示窗口,明确授牌标准、体验店职责、考核与激励等指标,打造标准统一、体验一流的川菜推广品牌。制定并发布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和熊猫书屋建设标准及运行规则,有效缓解海外侨胞防疫就医、中文阅读紧迫需求,得到相关使领馆及侨团侨胞、留学人员广泛赞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统战部网站进行了报道刊载。举办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携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拓展民间外交渠道。在中马建交48周年、四川省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缔结友好省州关系5周年之际,分别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维多利亚州政府举办马六甲友好城市系列活动之2022四川文化节、《百万则故事:澳洲华人200年》历史文化文献展,有力促进民间文明互鉴。举办“2022年华文教师线上研习班(巴蜀文化专题)”,来自菲律宾、泰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等四大洲16个国家的250余名海外华文教师参加研习。
2022年“海外惠侨熊猫书屋”授牌仪式举行
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
四是积极参与民生事业。2021年6月以来,四川海外联谊会账户共接收港澳台侨各界人士捐赠资金1900余万元。我们将每一笔爱心捐赠都投入到民生事业上,深入实施“海联金桥·乡村振兴”“海联金桥·黄廷方奖学金”“侨爱工程—绿色宜居乡村行动”“功臣关爱·远征英雄”等项目,因地制宜举办凉山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联合香港李锦记集团开展“希望厨师育苗工程”。
“海联金桥·黄廷方奖学金”2022年颁奖仪式
举办凉山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
“希望厨师育苗工程”2022年毕业典礼
此外,捐赠100万元援建的乐山悦来镇“海联金桥·乡村振兴”产业路已竣工通车,捐赠100万元建设的德阳市中江县联合镇中心小学侨爱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发动香港四川社团总会出动抗疫义工300余人次,成立“川港一家亲·同心抗疫情”专项抗疫基金,筹措港澳台侨各界爱心人士捐赠资金360余万元。开展反向支援“暖侨行动”,向60余个国家我驻外使领馆和海外侨团紧急驰援“爱心包”、抗疫物资等数百万份。积极助力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向芦山县粮经复合园乡村振兴项目捐赠资金585.64万元,为泸县“9·16”灾后重建项目——玉蟾街道龙华“振兴”中心村“海联文化广场”捐赠资金202.84万元,向马尔康“6·10地震”震损断道塌方区重建修复项目捐赠58.1万元。特别是今年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四川海外联谊会第一时间发出捐款倡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港澳台侨人士已通过各种途径累计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214余万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
“川港同心·共克时艰”捐赠香港防疫物资启动仪式
乐山悦来镇“海联金桥·乡村振兴”产业路竣工通车
占地达1500平方米的“海联广场”全面建成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四川海外联谊会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组织全体海联理事深入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常态化举办港澳台侨代表人士研修班,积极引导海联理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守住中华民族共同的“根、魂、梦”,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政治清醒,沿着二十大擘画的全新路径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二是进一步发挥优势服务中心大局。组织海联理事全面完整准确践行新发展理念,有效助推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支持“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接交流论坛等品牌活动开展,用好用活“川渝—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海内外涉侨商协会联盟”等合作平台,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等“省之大计”,援引更多海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资金、科技、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在川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进一步筑牢拓宽民心相通之路。充分发挥海联会青年委员会等作用,大力引导广大港澳台和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国家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同时用符合时代发展的形式,用外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四川篇章,向世界充分展现璀璨的中华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不断拉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距离,不断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四是进一步心系桑梓增进民生福祉。高标准实施“侨爱工程·绿色乡村宜居行动”“海联金桥·乡村振兴”等品牌项目,建设好芦山、马尔康、泸定几个地震灾区的灾后援建项目,将海联会优势资源集中到关爱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帮扶等民生事业上,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大爱无疆。
(四川海外联谊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