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四川日报》专版集群 > 正文
同心四川《四川日报》月刊专版2023年8月
http://www.sctyzx.gov.cn/  (2023-09-25 16:24:20)  来源:四川在线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根“凝聚”的纽带,四川怎么牵?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松

8月11日至16日,2023首届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在西昌市举行,《远去的牧歌》《小马鞭》《片警宝音》等12部民族题材电影剧组获奖。“这些民族题材的电影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充分地体现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情感家园和文化家园的主题思想。”推荐影片评选小组组长饶曙光说。

电影周恰逢2023年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游客在感受光影盛宴的同时,还充分体验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电影+旅游”激发消费活力,助力我省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旅游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新征程上,四川如何发力?

A

用“文化”牵一根线

搭建载体、打造品牌等,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省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2年12月,四川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凉山州举行。作为我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本届运动会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导向,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与全民健身运动主旨,共有来自14个市(州)、3所高校的17个代表团约2000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裁判员等参加,赛事规模、项目设置、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之最。整个赛会营造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经过33年发展,4年一届的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已经成为展示四川民族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品牌。今年3月31日,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西昌开幕。5天时间里,来自全省21个市(州)、83个民族乡和5所高校的1600多名演员,为观众奉上77件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音乐、舞蹈作品,全面展示了我省民族文化的发展新成果、新活力,表达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爱、对艺术的情。本届艺术节突出“共圆天府艺术梦、共铸中华民族魂”主题,以及民族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民族艺术、增进民族团结献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年,我省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交融纳入《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通过设立四川艺术基金进行扶持、开展“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季等活动搭建平台,打造出《山岗上的歌与舞》《牦牛革命》《长征长征》等一批经典民族艺术精品力作。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资源总量超过50万册。为抢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见证实物,我省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开展《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四川民族地区文书史料汇编》等整理编纂工作,并在全国率先打造民族古籍数字化展示平台,目前已完成30余种共计6万余页数字化古籍的上线工作,实现我省纸质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实质性突破。2021年,我省还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四川省卷》编纂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编纂,收录文物词条654条,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22处、可移动文物532件。

为加强重点文物和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我省制定《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实施藏羌彝文化保护发展等重点项目;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深入发掘保护和研究宣传茶马古道、红军长征、十八军进藏、川藏公路等遗迹和实物,推动皮洛遗址考古发掘和成果整理研究;优化文化建设规划布局,持续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文化传承发展。2022年4月,我省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推动整体性保护。

B

用“研究”牵一根线

立足四川特色特点特长,推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

立足四川特色、特点和特长,我省着力推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2022年1月,我省启动此项工作,成立了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省档案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17家单位为编委会成员单位,形成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同时,在全国层面率先成立审读委员会,确定了编纂工作的核心团队,由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攻关,并推动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编纂列入省“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为高质量推进编纂工作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我省设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通过科研项目“指挥棒”作用,意在有力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鼓励学以致用、推进成果转化、培养人才队伍。2022年4月,首批专项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我省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等,通过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组织学术交流,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做好新时代民族研究工作,用高质量学术成果回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关切,凝心聚力积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我省各级各部门正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中华民族史等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各方面,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走向深入。”省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C

用“宣教”牵一根线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共同价值取向

日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四川省第二届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展评活动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本届展评活动共征集作品1610件,覆盖全省21个市(州)各级各类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54所高校,经过多个环节的评比,最终评选出272件获奖作品,40个单位和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在校园舞台剧展评中,通过全省各族师生挖掘、编撰、演绎国家发展历程中共有共享的时代符号,突出国家发展阶段涌现出的闪亮名字,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办方相关人士介绍,这项活动已举办两届,是四川在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四川民族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全省青少年儿童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课”。

2021年以来,省民族宗教委、教育厅以34所试点学校为引领,在全省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与学校党的建设、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深度融合,引导各族学生共学共进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5月25日,以“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七届汉彝双语演讲比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西昌学院举行。来自全省12个市(州)及省外238名汉、彝、藏、羌等10余个民族的选手参赛,包括教师、学生、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等,进入复赛的84个作品接续在网络平台进行展播,总浏览量超过200万次。

我省还充分发挥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此外,我省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将相关内容纳入全省重点宣传、重点出版工作,推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持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命名两批次共18个单位为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命名三星堆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国“两弹城”、彝海结盟遗址等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教育基地,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D

用“交流”牵一根线

“两项标准”“三项计划”,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

麦托合提·依斯拉木的家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多年前,他与家人一同来到攀枝花市,并把家安在了这里。如今,他的小女儿凯丽比努尔到了上学年龄,在当地顺利入校就读。2022年7月,麦托合提一家购入了新房,还在攀枝花市东区上了户。“有政府帮扶,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这里就是我的家。”麦托合提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高兴地说。

麦托合提一家的生活变迁,是四川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缩影。

去年,我省制定颁布《四川省城市民族工作标准(2022年版)》和《四川省社区民族工作标准(2022年版)》,突出解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问题,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新推进民族事务治理进社区,着力把城市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两项标准”的实施推进,在满足我省各族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让他们在城市社区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筑物理意义上和精神层面上的共同家园。

近年来,四川在组织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中,立足四川特点,强化精准施策,推动各族群众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增强情感依归。

结合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我省出台多项举措,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内涵“引路”,深入挖掘、整理、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活态遗产、体验项目,让各族群众在旅游过程中感知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纳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镇创建内容,若尔盖县、红原县等7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州市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等入选天府旅游名镇。此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上民族村寨“三村”建设,发展民族乡村旅游新业态,培育了阿坝州红原县下哈拉玛村、甘孜州稻城县热光村、攀枝花市仁和区迤沙拉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20个县(区)试点开展“云上民族村寨”建设,124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近年来,我省通过开展各族青少年主题交流(夏冬令营)、各族青年文艺工作者互访交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手拉手结对子”帮扶等交流活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让各族青少年广交朋友、开阔视野。

7月19日至25日,以“寻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的2023四川各族青少年夏令营成功举行。17个民族的152名青少年走进历史文化场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社会大课堂,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红色文化的刚健激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气派、四川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貌。参加夏令营的德阳市第一小学学生刘子以说:“火红石榴籽、殷殷团结情,微微石榴籽、颗颗团结心。在夏令营中,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各族同学,我们一起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一起做践行‘石榴籽’精神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