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书记话统战 > 正文
【书记话统战】叶昌伦:思想引领创新路 凝心聚力促发展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7-18 16:00:13)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思想引领创新路 凝心聚力促发展

叶昌伦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专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工委的关心支持和泸州市、县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践行“4321工作法”,聚焦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和民族团结重点,用心用情抓好统战工作,凝聚起建校治校助发展强大合力。

一、坚持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学院党委扛起统战主体责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坚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坚决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兼任统战部部长,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思想引领。认真落实统战工作“四个纳入”“三个带头”,切实把统战工作政策方针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内容,结合主题教育引导学校统战成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指导实践。三是形成文化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组织广大统战成员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将红色文化、巴蜀文化、长江文化等融入日常管理,结合专业特点精准打造每一个实验实训室文化、班级文化等特色育人文化。

二、打造统战特色阵地,助力区域发展

一是共建同心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凝聚校地统战力量共建“四川·荔城乡村振兴学院”“泸州·荔城乡村振兴同心学院”,采取“学校+基地”模式,充分发挥学院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力量,依托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乡村振兴与新农教育研究中心,为民族地区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力区域乡村振兴。2019年以来承担了村镇集体经济带头人(新阶班)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累计参训4570余人次。二是首创职业经理人班。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职业经理人,以“四会一懂”(即会党建、会专业、会管理、会经营、懂政策)为培养目标,组班实施体系化综合培养。目前已举办四期培训,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71.4%服务于中小微企业、10.9%获得企业表彰,涌现出担任四川珍石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厂长兼销售总监张万林、成都“乐有家”房产公司负责人雍俊驰、泸州西物吉利新媒体运营经理任道焱等一大批优秀职业经理人。三是建设黄丝带帮教基地。在市民盟、司法局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学校设备、师资、教育的优势资源,建设了“黄丝带·同心帮教”技能培训基地,实行双班主任制,通过法纪学习、爱心帮扶、真情关爱、技能培训等,使特殊学员树立生活信心、端正人生态度,重新融入社会,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三、创新教育载体,推进民族团结

一是搭建民族教育平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中心工作,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方案,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与合江县委统战部共建“四川荔城民族事业创新基地”,立足学校实际建设“民族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组织民族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充分发挥校内“泸州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教育作用,组建师生志愿宣讲团,师生受教育率100%。二是丰富社团活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社团”,开展一年一度“盛世中华 团结奋进”民族文化交流节,将每年四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宣讲民族政策方针,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创新管理方式。针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高的现状(占比为10.6%),坚持推进“三同三进三融”(三同,即各族学生同学习、同生活、同管理;三进,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融,即思想融合、文化融合、习惯融合)教育管理模式。三年来,472名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业余党校理论学习,628人担任了学生干部,124人参加青马工程培训班,21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33人被评为省优秀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