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如何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怎么可持续?面对这样的时代命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遂宁一直在探索中寻找答案。
5月24日,在安居区海龙村召开的“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暨民企乡村四季行活动动员会上,政府、民营企业、精品村三方汇聚一堂,共同研究答题思路,携手破解发展难题。
政府引导
创新拓展乡村振兴路径
遂宁市工商联、遂宁市总商会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也是此次动员活动的重要推手。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冬梅代表市工商联,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了“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暨民企乡村四季行活动的倡议,倡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胸怀大局、勇于担当,主动把企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投身“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行动,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角度,主动谋划参与点、结合点、发力点,在共建共享中实现企业发展、群众增收、乡村蝶变,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民营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在遂宁现代化建设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华章。
杨冬梅介绍,“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是先富帮后富的主要载体,是工商联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开展“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暨民企乡村四季行活动,将民营企业所能与乡村发展所需有机结合,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引领乡村“蝶变”和民企“二次创业”新尝试,也是实现企村共富共赢的双向奔赴。
企村双向奔赴,只因农业有机会,农村大有可为。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建成精品和示范村27个、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129个,初步形成“一环一带六片”示范引领格局。去年,遂宁成为全省除成都外唯一连续三年获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等次并两次荣获“先进市”的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4%、7.1%,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增速排位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4位。
“广袤农村必将为企业家们带来创业创富商机,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皮国平在动员会上发布了乡村振兴项目机会清单,介绍了农业农村发展机遇。他集中推介了5个农业重点项目:川渝(遂宁)新质农林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安居区万亩遂宁红薯全产业链条建设项目、射洪市晚熟柑橘提质增效核心示范区建设项目、蓬溪县西南菌链丰域中心建设项目、大英县黎明都市田园一体化建设项目。他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围绕精品村建设运营、农业品牌“双名品”培育、农产品加工、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全力做好政策、要素、服务保障,在用地、水电路讯配套、融资、环评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加快建设。
安居区白马镇红薯丰收
政策支持
大力推动企村合作共赢发展
随着动员会的召开,《遂宁市“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暨民企乡村四季行活动实施方案》同步印发。《方案》围绕企业所能、乡村所需,促进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积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商协会聚焦重点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企村合作。据介绍,“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暨民企乡村四季行活动将立足乡村四季特点和实际需求,按照“一季一主题、季季有行动”的要求,分别开展“春播希望”“夏增炫彩”“秋圆梦想”“冬暖万家”四个主题活动,着力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有政策支持,企村合作之路更加宽阔。动员会上,遂宁银行与市工商联、遂宁鲜农业公用品牌发展协会与船山区梓潼村、遂宁市农商行与安居区海龙村、遂宁市物流商会与射洪市双江村、市旅游协会与蓬溪县牛角沟村、市烹饪协会与大英县为干屏村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遂宁的乡村旅游热点和网红打卡地,安居区海龙村在整个遂宁乃至成渝地区小有名气。海龙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红红火火?海龙村第一书记黄巧灵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她得出的答案包括这些关键词: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项目支撑、企业融入、农民参与。她介绍说,这次成功签约,海龙村将通过遂宁市农商行的金融支持,全面提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民营经济人士兴业海龙、让更多的优质优秀产业落地海龙,让更多的蓬勃企业功成海龙,实现企业与海龙村在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共进、共赢、共享。
全泰堂是深耕遂宁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1家母公司、10家子公司,设遂宁、成都双总部,海南进出口中心,业务覆盖医药一二三产业的民营企业集团。旗下四川全泰堂川白芷产业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白芷种植、收购、加工、有机产品研发、仓储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现代农业企业。作为“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行动的企业代表之一,全泰堂集团董事长韩辉军表示,集团公司将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同心促共富”的号召,投资2亿元在蓬溪蓬南镇新建的“川白芷蓬丰公司”项目正加快建设,解决白芷加工规模化烘干产能不足的问题,同时继续推行“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推广白芷规范化种植,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互利共赢
才能加快双向奔赴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是先富帮后富的创新举措。在这个活动中,政府搭台,企村联袂唱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赢共富。
“万企兴万村”关键是企村合作,核心是市场导向。只有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企业所能和乡村所需深度对接,找到双方合作的市场结合点、发力点,才能实现双赢。只有企村“双赢”才可持续,才能加快双向奔赴,让企业有赚头、乡村有奔头、农民有盼头。
“万企兴万村”行动“兴”的是乡村,“旺”的是经济,“利”的是企业,“惠”的是群众。广大民营企业应抓住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机遇、政策支持机遇、市场空间机遇,乘势加快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广大乡村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吸引民营企业投资乡村、建设乡村,借势借力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让乡村搭上企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