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四川民营经济领域: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
2022-10-12 08:58:31 来源:省工商联 编辑:邱江
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工商联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工作会议部署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大局做出积极贡献。
“德阳市惠企政策通”上线运行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政策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德阳推出了惠企政策统一发布兑现平台“德阳市惠企政策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德阳市惠企政策通”于 2021 年8月启动建设,同年12月24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德阳市惠企政策通”政策检索、智能匹配、奖励计算、精准推送、免申即享等6大用户功能已启用,完成了与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德阳市数字底座以及德阳市民通的身份认证对接,实现3个平台的用户互联互通无感登录体验,并在德阳市民通 APP 上架惠企政策通移动端使用入口。
在政策检索方面,通过“智能标签”+“人工标签”相结合方式,构建标准化、数字化、动态化的惠企政策资源库。在智能匹配方面,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AI 智能匹配等技术,依据政策标签建立政策模型,依据企业注册信息建立企业模型,再根据二者适配结果,为企业智能筛选出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惠企政策。在奖励计算方面,采用“平台分解、部门审核”的方式,将奖补项目细化到企业类别、规模、营收等具体条件以及金额、渠道等具体奖补方式,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在精准推送方面,打造政策推送机器人,制定三种不同的政策推送规则。一是智能精准推送,新的惠企政策录入系统后,智能筛选出政策应覆盖的企业名单,主动向名单内用户推送该政策,确保惠企政策“新鲜直达”;二是人工手动推送,个别内容较为复杂或有固定覆盖范围的政策,可由政策制定(执行)部门登录系统,根据确定的企业名单手动推送;三是用户自行订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订阅感兴趣或期望的政策类型,系统进行个性化政策推送。在项目申报方面,对可以使用“德阳市惠企政策通”线上申报的惠企政策项目,企业可点击对应项目直接线上申报,让申报更加智能、便捷。在免申即享方面,对部分申报条件明晰、企业信息完整、后期风险可控的资金奖补惠企政策,探索实行“免申即享”,采用更加严谨的政策条目与企业信息比对规则,将以往惠企政策“企业申报、部门审核”转为“系统智审、人工把关”,真正在企业端实现奖补资金“免申即享”。
截至目前,“德阳市惠企政策通”已收录国、省、市、县各类政策原文3374份,分解出现行可用惠企奖补项目133条,已服务注册企业用户 1316 家,总访问量超过 12000 次,累计推送政策 127109 次.
资阳市工商联“五聚焦五强化”助推“两个健康”
资阳市工商联以党建引领,探索“党建+”工商联工作新模式,聚焦“五好”建设,强化党建引领、铸魂提能、团结带动、务实高效、从严管理,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聚焦班子作用好,强化党建引领。党支部书记由会党组书记担任,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明确了“四联四促”(联心向党,促进思想政治引领;联手聚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合搭台,促进民营企业家成长;联动塑形,促进自身固本强基)工作思路,按照“清单制+责任制”进行细化分解,有力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聚焦制度落实好,强化铸魂提能。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定期开展“民营企业之家”接待日、座谈走访等活动,及时传达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及省市助企纾困、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等相关政策,组织干部职工和民营企业家谈认识、谈体会,筑牢思想基础。聚焦队伍建设好,强化团结带动。筑牢思想阵地。组织机关党员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读书分享带动全员学习,积极参与社区“双报到”、疫情防控、创文宣传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筑牢基层阵地,在市口腔医疗产业协会、雁江区飞龙电器打造民营经济统战阵地。聚焦服务中心好,强化务实高效。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90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11个村,实施帮扶项目256个,投入帮扶资金9837万元;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104户民营企业和10家商(协)会结对帮扶93个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廉洁自律好,强化从严管理。加强与纸马村党支部签订结对共建,推动开展理论联学、班子联建、队伍联育、产业联促、新风联树活动。加强日常监督和年轻干部帮带,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干部职工和民营企业家到陈毅故里开展红色教育,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建强工商联干部队伍。
自贡市委书记何礼调研民营企业
10月9日,自贡市委书记何礼调研民营企业生产发展情况。市委副书记徐其斌参加调研。工作组一行先后深入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红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千天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市工商联副主席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拓展以及助企政策落实、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情况。工作组要求市、县两级认真了解企业发展诉求,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落实。鼓励民营企业坚定把拼经济搞建设摆在最突出位置,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狠抓增长点、跑出加速度,为全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德阳市挂牌成立企业家服务中心助力拼经济搞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德阳市挂牌成立企业家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两个健康”。
打造企业之家,让企业家心有所归。全面整合服务企业和服务人才有关政策资源,为头雁企业家提供政务、安居、金融、教育、医疗、就业、出行等20条措施41项专属服务,选聘6名服务专员进行全方位全周期跟踪保障,为企业家发展成长提供沃土,努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
营造更优环境,让企业家行之所往。针对头雁企业家个人需求提供政务办理、子女入学、税收奖补等个性化服务事项,搭建头雁企业家交流联谊平台,组织参加“问道者说·德阳人才大讲坛”“天府大讲堂”等各类讲座,打造德阳服务企业家工作品牌,提高企业家服务中心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到德投资兴业,形成“近悦远来”的企业家发展生态。
选树先进典型,让企业家心之所向。提高“智创未来·德阳人才”时代企业家评选名额,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头雁企业家倾斜,依托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载体宣传弘扬头雁企业家群体“爱国奋斗、建功立业”先进典型事迹和创新创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支持、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遂宁市深化商协会建设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台
遂宁市切实发挥商协会企业多、渠道广、资源富作用,积极开展“政会银企”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商协会自身建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商协会85家、发展会员2964个。
壮大规模,集聚优质发展资源。吸纳遂宁市餐饮采购协会、遂宁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等20余家民营经济领域优质商协会成为团体会员。围绕全市“3+3+3”产业体系,动员行业领军企业、规模实力企业筹备成立市河东新区综合型商会,采取“联盟+商会+遂商”模式,构建资源叠加、产业互补、协调发展优势。
创新机制,畅通政商对话渠道。出台《遂宁市工商联(总商会)直属商会管理办法》,建立驻会班子成员对口联系商协会和常执委企业工作制度,搭建“高新咖啡时”“亲清大英”等政商交流对话平台,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企,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积极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牵线搭桥。
暖心维权,解决企业涉法难题。依托市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商协会法律服务工作站,通过举办法律讲堂、法务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等服务,助力会员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累计调解纠纷17件,为会员企业追回金额3000余万元。
资阳发布15条措施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日,资阳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联合印发《“拼经济搞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制定15条措施推动资阳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方案涉及提振发展信心、服务发展全局、助企纾困解难和营造良好环境四个方面内容。在提振发展信心方面,将实施“发挥重点人士作用”“加强资商培育培养”“强化政策宣传推广”“发挥典型激励作用”4条措施。在服务发展全局方面,将实施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资同城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重点产业发展、促进经贸交流合作和全力争取各方支持5条措施。在助企纾困解难方面,将实施促进稳岗就业、优化融资服务、强化权益保障3条措施。除此之外,各级统战和工商联还将通过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加强民营经济统战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和维护社会相关领域和谐稳定3条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内江市工商联召开聚力拼经济搞建设专题会
10月8日,内江市工商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王晓晖调研指示精神,安排部署第四季度工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许明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刘国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内江市工商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书记王晓晖调研要求,扎实抓好省委、市委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的部署落实,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会议要求,内江市工商联各项工作要围绕目标任务,强化“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实干担当,狠抓落实。一要提信心。工商联要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市委市政府关于拼经济搞建设,“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部署安排传达到各级商会、会员企业中,充分调动非公经济的积极性,增强非公经济人士的发展信心,凝聚起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二要强联系。立即深入企业开展大调研活动,倾听企业家心声、收集意见建议。要进一步抓实民营企业专项调查工作,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面对面”“键对键”工作机制,反馈好中央省市各级关于企业抒困解难政策及各项措施的落地落实情况。三要履好责。要发挥参政议政主渠道作用,提高调研和建言献策质量,充分发挥政党协商、人大建议批评意见、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商会建设,激发商会活力和作用,在“活存拓增”上下功夫,迅速建立市工商联新生代专委会、酒店餐饮专委会及女企业家专委会,及时召开供应链商会成立大会,搭建好企业和企业家合作平台。四要促发展。要加强开放合作,有效利用外地商协会优势,促进返乡投资和项目引进,促进内江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加强联系;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万企兴万村”工作纵深发展,力争落地一批村企双赢项目;要进一步促进工商联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协议的落地落实,持续推动法律维权服务和“万所联万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民企高校促就业行动等工作。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反映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省工商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