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紧紧围绕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目标,以帮助企业增强投资信心、鼓励创新突破、凝聚智慧力量、搭建合作平台等为抓手,着重支持民营企业四川绿然科技集团利用民间资本自主创办“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该园区已投资超过40亿元,自2014年6月开园以来,成功引进洪芯微科技、上特科技、深圳云制造、深圳旭茂微、安普利等43个项目,已投产企业5家,在建17家,签约待建21家,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与应用三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一、政府企业间“牵线”,鼓励民间资本主建园区
坚持在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间搭建招商引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与遂宁市政府共同开展“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等经贸交流活动,组织绿然集团管理层多次赴射洪县考察,与地方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接洽,逐渐加深对射洪县基础设施状况、招商引资政策等的了解。获悉射洪县政府有引进民间资本主导办园区的初步意愿后,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迅速组织绿然集团再次赴射洪县进行洽谈,鼓励绿然集团管理层抓住射洪县政府抛出的优惠政策,解放思想、果断决策,最终使政府与企业形成了积极构建“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园区市场化运作新模式的共识。
根据射洪县政府、绿然集团签订的协议,双方以风险共担、利益分享为基础,分别出资8亿元、12亿元,共同设立20亿元园区发展基金,用于园区开发建设。政府负责园区总体规划、项目审核、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监督审计,退出园区建设和日常管理。绿然集团承担园区的平台建设、招资引资、技术支撑和企业服务。双方的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强化了政府服务职能,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最大限度地让绿然集团获得了更多自主权。该园区预计2018年全面建成,拟培育上市企业6至10家、跨国企业3家以上,争取拥有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知识产权5个以上、科研成果转化产品10个以上,争取投资100亿元、产值500亿元、税收15亿元、解决就业5万人。按照“科研引领、产业集成、服务支撑、产城一体”规划思路,绿然集团正奋力将“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产业发展能力的技术合作地、科研成果转化地、商业模式创造地。目前,绿然集团发挥民间资本优势办园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重庆合川区、绵阳江油市、宜宾翠屏区、加拿大鲍威尔市等地已邀请该集团前往创办园区。
二、运营探索期“献计”,支持企业创新办园机制
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通过组织绿然集团管理人员参加“创新型企业家”培训,出席各类研讨会、招商活动、发展论坛等,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寻找出路。同时,积极建议绿然集团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决策迅速、效率较高等特点,对任何有利于园区建设的人才都引进、有利于企业入驻的要求都满足、有利于园区运营的机制都探索。
办园以来,绿然集团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合作、寻求共赢,按需订制、量身打造,一对一编制专属方案,在吸引人才、企业入驻、项目投入、高效服务等方面探索了不少新做法新机制。在人才引进上,对吸引人才有高薪、股权、安家补助、分配住房、关怀家人、贷款贴息、项目奖励、项目孵化以及提供科研事业平台等多种手段;在入驻企业保障上,入驻企业可以选择租用厂房、买地自建厂房,甚至可以入股形式与绿然集团共同组建新公司;在项目投入上,研发期大胆投、转化期继续补、落地期放心借;在高效服务上,构建了NCC(即非核心竞争力)服务体系,依托“职业经纪人”为企业提供法律、财税、金融、人才、营销、物流等全方位体贴服务。目前,该园区科技孵化中心、小企业孵化中心、职工餐饮中心和满足2万人居住的绿然幸福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格局;10余户入园企业与绿然集团签订参股或入股投资协议,实现了利益捆绑、抱团发展;园区与兴业银行、遂宁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结为战略伙伴,已获得45亿元授信额度。
三、汇聚人才上“吹号”,促成专家学者进园献智
建园伊始,省委统战部就开始协调九三学社中央、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支持绿然集团、帮助园区汇聚人才,并通过通报会、推介会等形式宣传“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动员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组织专家学者走进射洪、认识绿然,为园区献策出智。2014年8月,省委统战部主要领导专门与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商谈,帮助企业寻求人才、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支持。
近两年,绿然集团在省委统战部牵线搭桥九三学社中央、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后,坚持为九三学社、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专家等搭建园区内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九三学社已先后组织5批次海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参观交流。2015年10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带领著名半导体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先灿等40余名专家学者,赴射洪县出席绿然集团主办的首届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峰会。目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李言荣为代表的九三学社尖端科研人才已入驻园区,院士工作站正在筹建;园区现引进院士3人、“千人计划”3人、外籍专家25人、归国创业人才40余人,申报微电子发明专利10项。
四、推广合作中“搭台”,引导各方加速入园发展
创办工业园区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进来,实现抱团发展。让园区品牌在更大范围扩散、被更多企业知晓,是园区初始建设阶段尤其重要的环节。一方面,经常组织、推介省内外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赴园区参观考察,在高频观摩中扩散园区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动签订各类合作协议、向园区命名授牌、设立发展峰会会场以及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川商返乡发展大会等形式,让社会各界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绿然集团、认识产业园区。
去年,绿然集团先后与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签订了共建“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的战略合作协议,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与省工商联财税服务中心、法律维权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构建了协作渠道。目前,该园区已经被省委统战部命名为“四川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被省工商联授牌为“川商产业园”。同时,该园区已被设定为今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分会场,届时将组织更多的民营企业及商协会负责人走进园区、了解园区、落户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