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午,民盟盟员、资阳市雁江区疾控中心质控科科长霍晓莉和家人刚坐下吃年饭,“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团圆饭桌上的祥和与美好。接完电话后,她神情凝重地对家人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肺炎,政府领导要求我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得马上回单位,你们吃,不等我……”说完,她起身换上衣服,戴上口罩,出了家门。
考虑到她母亲身患癌症,女儿又刚寒假归家,单位让她负责办公室的协调工作,可是她却果断主动请战一线,她说:“疫情当前,作为疾控中心的一员,理应冲锋在前;作为盟员,也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谢谢领导的关心,家人们也会支持和理解我的”。
根据任务分工,霍晓莉担任了流调组组长。为做好疫情防控的最前端、最基础的工作,她迅速组织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防护服的穿脱流程》等知识。由于缺乏肺炎疫情暴发的实战经验,她积极组织小组成员根据疫情较重地区的流调经验,结合实际探讨并制作了适合本地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流程、调查方式、个案调查表和调查报告等全套材料,为疫情防控调查做好了准备。
“外市有一名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回到雁江,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除夕之夜,疾控中心流调队接到了通知。疫情即是命令,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刻不容缓。霍晓莉火速带领组员来到密切接触人员家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她耐心地与密切接触人员仔细沟通,详细询问与疑似病人接触史,以及最近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轨迹。顺利做通思想工作后,及时将他们转送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霍晓莉与小组成员正在办公室完成流行病学报告。她说:“原本以为可以陪家人度过一个美好的除夕之夜,没想到却和同事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虽然很辛苦,但为疫情防控把好了第一道关,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流行病学调查员被称为“疫情侦察兵”,由于有时候需要和确诊病人近距离接触,调查员的感染风险不亚于临床医生。疫情发生以来,霍晓莉和她的组员们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天,起早贪黑,常常一工作就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为了将每一个密切接触者追踪到位,她们认真摸排,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线索;为了及时掌握流行病学调查技巧,她们利用调查空隙学习最新的防控方案;为了第一时间完成流行病学报告,她们与密切接触人员、医生、社区工作人员、民警、运政等反复沟通,确认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霍晓莉说:“我们不怕工作强度大,也不怕被感染,我们害怕的是患者的不配合,群众的不理解,在调查时故意瞒报、漏报信息,或阻碍调查。如果没能第一时间把密切接触者找出来并进行隔离,他们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更多人,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我们必须坚守在抗疫一线,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蔓延,不能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目前,资阳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例已治愈出院2例,已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47人。抗疫取得初步胜利的背后,凝聚了霍晓莉及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守护者的辛苦努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霍晓莉是千千万万疾控人员的缩影,也是民盟盟员的缩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忠诚和付出诠释了抗疫一线盟员们的初心和使命,在非常时期体现了民盟盟员的责任和担当。
(民盟资阳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