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工作 > 正文
农工党员杨力:扶贫路上的“辣妹子”,贫困儿童的“好妈妈”
http://www.sctyzx.gov.cn/  (2020-05-15 19:30:47)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扶贫这条路不好走,我看到的是贫穷、是落后、是荒凉,但是我有信心、有爱心、有决心去走好它”。这是农工党剑阁县总支副主委,剑阁县接待办公室负责人杨力同志笔记本中的一句话。的确,她是这么做的,她带领单位干部职工热情满满的走向联系的江口镇金钟村,运用政策解决问题,以购代扶帮助增收,谈心交心倾听诉求,她带着自己的情感和力量实现了整村脱贫,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结识了6户“亲戚”和一个“亲女儿”,在扶贫过程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暖心的扶贫小故事……。

脱贫攻坚住房为先,真抓实干圆了村民安居梦

她要求挂联干部因户施策,优先保障住房安全,实施好易地搬迁。全村易地搬迁17户53人情况各有不同,自建户,她和单位干部亲自到户放线规划,指导修建面积和户型;购房户,她帮忙寻找房源,动员购买证照齐全的商品房。到2017年,17户易地搬迁全部顺利入住。其中83岁的母桂珍家情况特殊,一个人带着32岁的智障孙子生活,家中无劳动力,收入主要靠政策补助,异地搬迁建房难度极大,她则成立专门帮扶行动小组,积极开展协调帮扶,第一时间联系好施工队伍,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建好了安居房、修通了入户路,同时帮助老婆婆的智障孙子在附近养猪场找到了工作。母老太太入住新居时,激动地握紧她的手说:“我们家脱贫全靠党的好政策,党的恩情我临死都忘不了啊!”母桂珍一家只是脱贫帮扶的一个缩影,全村还完成了23户C级危房房屋排危,所有户改厨改厕、入户路畅通、院坝硬化等工程。

产业发展科学为要,集思广益寻出百姓致富路

她立足金钟实际,充分利用亭子口库区上游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工党党员一起深入科学调研,形成了“剑门关看山,金钟村钓鱼”调研报告。她指导村两委以“鱼”为切入点打开金钟中长期发展宏图,着力发展观光体验、垂钓休闲等产业,吸引成都、广元、绵阳等游客,规划建设嘉陵江近岸岸钓平台。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投资经营农家乐12家,在建8家。购买鸡苗5000余只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890万元,发展核桃、枇杷、青脆李、红心柚、生猪、土鸡等特色产业,建立产业示范基地370亩,目前栽种果苗12800株,生猪存栏395头,土鸡存栏2万余只。近几年她带领家人、朋友、同事一起到金钟村购买贫困户农产品“以购代扶”累计5.66万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305元,较2017年(整村脱帽年)增收11%。

扶贫扶志真情为本,感恩教育搭建群众连心桥

为了坚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她和单位的干部们至少每月都会去村里一趟,通开大会宣讲,听群众诉说,攀穷亲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引导鼓励群众用勤劳双手发家致富,鼓励积极投身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贫困户神清泉,90后的本科毕业生,因安于现状、思想堕落、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毕业后娶妻生子却一直闲赋在家,成了村里有名的“耍娃儿”。为了挽救一名懒惰青年,她通过谈心交心和实际行动来感化教育,先后帮他建好了新居、装好了厨房、改好了厕所……,慢慢地,神清泉思想发生转变,家里整洁了,小两口也做起了微商,收入明显增加。神清泉逢人便说:“感谢村组和帮扶干部的用心良苦,让我丢了坏习惯,有了新志向,脱了穷帽子。”贫困户刘应宝因常年疾病缠身不能正常劳动,家庭生活困难,妻子跟他离婚出走。14岁的女儿刘冬香成绩优异,却要回家挑起重担,杨力对队友们说一定不能让小冬香因此荒废了学业,因此她毫不犹豫的认了这个“女儿”,每年拿出自己工资的2400元为小冬香购买生活、学习用品,坚持像妈妈一样关心着小冬香,而且她承诺,将会一直供养冬香到大学毕业。村民们安慰刘冬香说:“虽然你少了一位亲妈妈,但又多了一位‘力妈妈’”。

她说:“每一个今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只有把握好每一个今天,才不会因蹉跎岁月而惋惜,才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悔恨。”节假日她常常加班搞扶贫工作,父母打电话问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忙,她说:“总书记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我也牵挂我联系的那些贫困户啊”。

(剑阁县委统战部、农工党剑阁县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