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2月8日,在川南幼专学前教育一系毕业班美术作品展上,一个以“牦牛”为主题的环创作品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欣赏。经幡、牦牛、草原……把甘孜州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草原上的牦牛》的灵感来自于多年前妈妈带我去甘孜州旅游,看到那边成群的牛羊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到了大学以后,我们寝室的彝族同学,也经常跟我们分享家乡甘孜的美景,大家都对大草原充满了向往,所以创作了这么一个作品。”来自学前教育1系2020级4班董婷介绍到:“作品融入了民族风的扎染元素,展示了美丽大草原牛羊成群的景象,也寄予了我们各民族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期望。”
学生们用灵巧的双手和敏锐的思想,传承传统技艺、传播中华之美。参展作品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有的造型惊艳,有的内涵深邃,无不展示着当代大学生的意气风发。
这幅扎染作品《苗族印象》表达了扎染手艺者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抱枕上面的图案新颖,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民族风情。”学前教育一系2020级8班罗云欣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我们的反复思考,最终选择了苗族的手工蜡染艺术,向世界展示我们民族蜡染,深入感知祖国的蜡染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一副五米长的刻纸作品《百子图》格外惹人注目,雕刻技艺高超,将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图中童子或哭或喜,或玩耍谈天,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充满童趣。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是由学前教育一系2020级8班徐海萍独自一人花费尽两个月的时间制作完成的。“进入大学之后,第一次接触到刻纸的专业课程,就让我倍感震撼,下定决心好好跟着老师学习这项传统技艺。经过不断学习研究、反复查找资料,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确定创作这幅寓意深远的《百子图》。”徐海萍介绍到:“石榴花开、百子同心,这幅百子图刻纸一共有五米长,100个孩子在石榴子的簇拥下快乐玩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幅百子图展现了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