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同心人物 > 正文

“你们比我老汉儿(四川方言,父亲)还亲。”说到激动处,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彝族汉子吉克阿宏一下子哽咽了……

这一幕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年47岁的吉克阿宏是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两河口镇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开始,他在建起了一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代养场。一年多下来,卖出2000多头肥猪,纯利润达到40多万元,不仅自己成功脱贫,还带动了村里10多个贫困户。

吉克阿宏命运改变与雷文勇密切相关。近年来,在雷文勇及其麾下的铁骑力士集团的带领下,有数以万计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雷文勇,无党派人士,四川铁骑力士集团董事长、绵阳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绵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名誉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爱双评优秀民营企业家。1992年,他创办了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从一个饲料小厂发展为集饲料、育种、食品精深加工和生物工程为一体的大型农牧食品百亿企业集团,下属130余家分子公司。公司一路发展壮大,但始终没有脱离农业和农村,始终坚持把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领贫困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企业的首要目标。

一、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雷文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的指示精神,带领铁骑力士集团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通过创新产业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网络,以生猪、蛋鸡产业带动,先后在四川、云南、贵州、江西、重庆、黑龙江等6个省、10多个地市州、30多个区县、400多个村镇投入超60亿元,带动万余户农户脱贫致富。

公司专门组建了铁骑力士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乡村振兴实验室,不断地探索研究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双融的可持续扶贫模式。

针对生猪养殖受市场行情大起大落困局和疫病影响,从解决农户的痛点(市场)、难点(资金和技术)入手,2014年,公司提出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1211生猪代养模式” 即:1栋猪舍,夫妻2人,年出栏1000头肥猪,可获得10万元利润。接着又先后推出生猪产业“1+8” 精准扶贫能人带动模式、“1+4”蛋鸡产业扶贫模式、“T+优质生猪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形成了产业扶贫中“企业+政府+村集体+贫困户+金融机构”五位一体的中心服务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农户的“三无一稳”(即无市场风险、无重大疫病风险、无流动资金负担、稳定收入),从而激发农户、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贫困户通过股金分红和务工,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扶贫成效显著。

以“1211”生猪代养模式和“1+8生猪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为例,通过政府引导,农户从公司领取仔猪、饲料、药品等,公司为每头猪从仔猪到育肥出栏,垫付流动资金平均约1200元。生猪育肥后,公司以合同价回收并对超出固定价的部分实施二次分红。合同期内,市场风险由公司承担,保证农户稳赚不赔。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曾以《风险两家担,农民稳赚钱》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助推精准脱贫攻坚

2016年11月,雷文勇与凉山州人民政府签订了《2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至今,公司先后与凉山州喜德、会东、会理、宁南、布拖、普格等县签订并实施了生猪、蛋鸡产业项目合作发展协议。目前在凉山,仅生猪产业,铁骑力士项目已涉及到200多个村镇,带动数千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以喜德县为例,2019年该县万头现代化生猪扩繁场建设投产后,全年出栏22万头育肥猪,项目辐射全县24个乡镇,136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动1155户农户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生猪产业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种养结合、适度规模、三链合一、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创新模式,扶贫攻坚期间,喜德县从以种植土豆为主,形成了集生猪养殖、花椒、水果、蔬菜等种植业的多元化产业。

喜德县人说,与铁骑力士合作,探索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依托、生猪繁育场为核心、生猪代养场为载体、园区建设为纽带、种养循环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该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产业支撑。

下一步,雷文勇计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在喜德县的投入,着力解决当地“空心村”的问题,并拟在该县建立新彝人讲习所,把有知识的农民留在土地上,共建美丽乡村。

三、构建产业扶贫网络,激活区域外生拉力

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建立智库,建立专家平台,铁骑力士与西昌市共同组建了“大凉山产业扶贫研究中心”,构建产业扶贫公益圈,搭建国内外产业扶贫专家网络平台,促进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双融。2019年7月,雷文勇组织承办了凉山州产业发展暨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聘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30余人,汇聚大凉山,为大凉山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受到凉山州州委、政府领导高度评价。

“看见农民的微笑,把有知识的农民留在土地上”,这是雷文勇在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感言。这是他的初心、这是他的情怀,充分彰显了一名党外知识分子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