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龙马潭区31名支教教师肩负光荣使命,奔赴凉山州普格县开展“校对校帮扶”工作。31颗火热的心承载着支援普格教育的热情,立志要将爱与关怀、智慧与奉献播洒在普格这片美丽的土地,践行“为党育人才、为国育人才”的教育初心。我,一名人民教师、民盟盟员,就是其中普通一员。
普格县附城小学和普基镇中心校是泸州市小街子“校对校支教”的结对学校,我和季德安老师将在这里支教一年。我们是第二次到这个学校,最初的附城小学占地不足二十亩,学生却达两千人,教学用地远远不足。如今,国家投资上亿元新建成的附城小学,已成为普格县占地面积最大的小学,漂亮的校园、先进的设备,彰显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力度;强大的师资队伍、优秀的教学质量,印证了“扶贫先扶智”的优异成果。普基镇中心校虽然是一所独立的学校,但因为校舍正在修建的原因,目前暂时借用附小的场地,与附小同在一个校园之内。
我和季老师对普格都不陌生。去年五月,我参与了小街子到附小的送教之行,并为附小师生送去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虽只短短五天,但这里优良的校风和热情的朋友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五月,季老师曾到附小支教,为这里的孩子们上了两个月的体育课。八月,当龙马潭区再次开展校对校支教活动,我和季老师主动报名,又来到了这里,担任教学工作,成立工作室,继续促进两地教育教学文化的交流。9月4日,我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从一位教育扶贫成果见证者的角度,如实讲述了自己的感受。附小一年级新生入学在即,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用心为家长们准备了题为《开学啦》的新生入学家长讲座,将正面管教理念带到普格。
在认真完成校对校支校任务的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了龙马潭区驻普格援彝前方指挥部教育小组的工作,担任副组长,主抓送教和教研工作;成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关怀援彝一线教师成长,深度参与当地学校的送教和师培工作。
9月中旬,我为花山龙马幼拟定了详细的校园文化方案,并亲手写下《花山龙马幼教园歌》。
下旬,我组织并主持了四川省林志荣名师工作室到普格县向阳学校的送教活动,指导我工作室的陈润平老师在活动中献上了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讲座。
……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为了当好山区孩子们的“筑梦人”,不仅是我,我们同去的三十一名老师,包括更早一些到达普格的二十多位龙马潭教师,每一个人,都在支教工作中默默付出,为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季德安在普基镇中心学校担任了16节体育课;刘洪梅、邹明茜在附城小学二年级任数学课、英语课;李容来到吉乐,自己掏钱买糖,奖励每天洗脸洗手的孩子,使许多孩子的卫生习惯得到很大改观;何雅琳和李小双是一对九零后女教师,在自己都还是“孩子”的年纪来到雨水乡中心校,分别接了四年级和五年级一个班的课,与当地的彝族教师“二人包班”,一人上半天;陈润平在刘家坪乡中心学校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不仅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精心准备的数学课堂,还搭建桥梁,用大山外的爱心捐赠成立了班级图书馆、体育器材角,组织读书活动和大课间活动……
“数百万乡村教师、近百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正如习近平在《寄语》中所说,所有的支教人都勇负使命担当,牢记初心不忘,倾注师者情怀,践行承诺铿锵。
而我,能成为这庞大力量中的一员,感觉艰辛而幸福着。
(民盟龙马潭区委员会 朱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