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时讯 > 正文
【聚焦全会】欧阳泽华:深化川渝民革“亲上亲”,下好成渝双城“一盘棋”
http://www.sctyzx.gov.cn/  (2020-08-19 13:05:47)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民革四川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

近期,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胜利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正式吹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冲锋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来考量,前所未有的强化了重庆和成都引领中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继“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经济战略增长极,有助于开拓经济发展回旋空间,增加经济发展韧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是四川、重庆两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必将深刻改变两地战略位势、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

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今年2月,民革四川省委会与民革重庆市委积极联系,达成联合调研和战略合作意向。7月24日,双方在泸州签署《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并开展主题研讨交流,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川渝两地党委、政府重要部署的务实举措,也是民主党派合力助推重大战略的创新之举,更是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政治优势的积极探索。对于川渝两地的民革组织和党员来说,可谓是“亲上加亲”。下一阶段,民革四川省委会将从以下几方面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重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民革队伍

今年是民革中央“组织建设年”。我们要通过积极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提升民革队伍。一是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组织建设年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三个文件”重要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的有效实践,更是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强民革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当前,四川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战略,全省的脱贫攻坚任务行将完成,各种力量将投入到新一轮的乡村振兴中去,我们应该对四川的发展贡献出民革力量。三是组织建设工作补齐短板、打牢基础。近年来,通过全省各级民革组织的努力,四川民革的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今年初,《四川民革党员实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受到民革中央的肯定,转发全国民革省级组织借鉴学习。

深化川渝合作,创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民革模式

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和协作重点,把川渝两地民革组织的合作,打造成为万鄂湘主席要求的“讲政治、讲团结、干实事”示范样板。一是建立两地民革组织主委联席会议制度。双方领导班子以互访的形式每年召开一次主委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开展合作交流的相关工作。二是积极争取民革中央的指导帮助。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课题邀请民革中央组织高层次专家团队来成渝地区开展调研。通过党派中央“直通车”渠道,将相关建议提交党中央、国务院,共同向国家层面加强呼吁、争取支持。三是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双方围绕两地党委政府共同关心的重点工作,每年选择1-2个课题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联合调研。四是建立对口联系制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市、区、县和部分高校的民革组织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加强交流合作。联合主办“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五是双方联合主办“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双方共同邀请党内外高层次专家就当前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促进经验交流,凝聚思想共识,共享智力成果。六是组建专家智库。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涉及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推荐专家,组建智库,为双方的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发挥民革特色,展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民革力量

发挥民革在三农、祖统、社会法制的优势特色,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诤言献良策。一是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促进农业产业集聚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西部经济中心,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明确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成渝农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川渝两地各级正紧紧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最重大的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落地见效。民革四川省委会将继续深化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调研成果,争取国家支持川渝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二是构筑台青创业高地,吸引台青来川渝地区创业就业。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到大陆工作已成为台湾青年就业和创业的选择之一。西部地区因为生活品质好,创业成本低,人才资源丰富,越来越被台湾青年看好。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台青创业就业高地,两岸的青年们事业、工作、生活融为一体,实现两岸的经济和社会高度融合,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的未来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大有希望。三是促进法律体系完善,强化法治保障。目前,成渝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壁垒,阻碍了两地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民革四川省委会将重点关注《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立法工作,景区经营权设置与可能的运营模式、《民法典》背景下的土地问题与法律冲突、依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相关制度、推进行业自治化解纠纷等热点领域,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设需要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下一步,民革四川省委会将与民革重庆市委会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川渝两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如鼓琴瑟、和乐且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