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把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即日起,“同心四川”开设“讲述•非凡十年”专栏,刊发我省统一战线成员、统战干部感悟体会,让我们在非凡十年的感怀中,共同汲取奋进力量,同心一起向未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大学毕业来到基层统战部门,统战工作一路陪伴至今。将近十年的基层统战工作经历,让我亲身感受到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这既是时事应运的时代必然,也是无数统战人的心血铸就。作为统一战线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我倍感自豪和骄傲!
从“单条线”走向了“大统战”
刚进入通江县委统战部时,当时统战工作事务不多、工作相对较为单一。但随着岁月的更替流转、时代的发展进步,无论是在乡风民俗培育、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还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到处都活跃着统战人的身影。2015年,统战工作会议从“全国”升格到“中央”,更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统一战线的高度重视,也不断推动基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今,通江统一战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无不体现着党的坚强领导。这里建立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统一战线工作三级网络,选优配齐33个乡镇(街道)统战委员,352个村(社区)全部配备统一战线联络员。同时,成立了县新联会、县知联会和乡贤研究会,努力把新阶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乡贤人士等团结在党的周围,与党同心同向,让他们有了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统战工作不再是单一的条线,而是真正成为党的整体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从“小群体”走向了“大格局”
十多年前在诺江镇牌坊街社区调研时,老支部书记如数家珍地说道:“我们这个社区的统战对象相当少,总共只有6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3人、满族同胞1人......”但随着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中西部地区发展创业,通江也在悄然之中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分子和创业精英,在通江的发展变化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诺江镇牌坊街社区统战对象已经达到340余人,统战对象的群体及数量在不断扩大。
统战对象的丰富让社区的人员结构不断丰满,不再是单一的本地居民。在这样的现状下,社区统战工作对象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小群体”,而是着眼于这些各类“统战群体”。社区功能也在统战工作的推动下实现了次元级的放大。
从“小服务”走向了“大治理”
十年前,通江统战工作对象少而窄,统战工作的范围也相对狭隘,开展工作大多采用走访、慰问、帮扶等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统战对象数量激增、类别繁多、层次大幅提高,呈现出圈层性和多元多样性。通江县委统战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多角度、多领域、多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找寻新时代开展统战工作的着力点,广泛汇聚统战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引导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对中心大局的贡献率,彰显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
位于通江县城西部的周子坪社区,近年来因城市建设进度加快,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分配等矛盾纠纷一度成为该社区工作的难题。周子坪社区两委创新打造 “同心周子坪”模式,引导、整合周子坪社区统战力量,设立统战成员担任的“政策宣传岗”“信息收集岗”“矛盾调解岗”“村务监督岗”“文化引导岗”,动员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发挥优势,当好“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村务监督员”“文化引导员”,在社区开展政策宣讲30余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0余个,调节各类矛盾纠纷5起,有效促进了民风转变和社会和谐。统战领域的智慧和力量正在汇聚成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作者:薛德华通江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