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胜县以全省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年”“提升年”“质量年”为契机,树立“大统战”思维,发挥“大统战”优势,全面发力、守正创新,推动基层统战工作夯基提质增效,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强县贡献了统战智慧和力量。
坚持“三线”联动,持续巩固“大统战”格局
坚持“大统战”思维统筹,坚持“县委主线、乡镇纵线、部门横线”三线联动,县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持续巩固。
坚持县委主线
坚持把统战工作置于县委集中统一领导下谋划部署和推进落实,县委带头落实“四个纳入”“三个带头”,印发《武胜县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责任分工方案》,对各领域统战工作提出要求,落实责任。强化联谊交友,7个民主党派组织、9个异地武胜商会、75名党外代表人士、113户民营企业纳入党员县级领导联系名单。
坚持乡镇纵线
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督导乡镇党委认真履行统战工作主体责任。抢抓机构改革契机,实现23个乡镇全覆盖配备统战委员,324个村(社区)落实统战工作联络员,初步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调有力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强化乡镇统战委员主动履职,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全县统战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综合素质强等特点。
坚持部门横线
完善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健全民族宗教、党外干部等各领域统战工作机制10余项。与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协同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意识形态、信访维稳等工作。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量化细化统战工作考核细则,有效提升了统战的“硬实力”。
坚持“三聚”互动,不断提升统战“贡献率”
牢牢把握“服务中心”这条主线,发挥“大统战” 优势,广泛凝聚服务发展的强大力量。
聚力政治引领促共识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统一战线,用最新决策部署凝聚思想共识。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双月”学习会、暑期实践活动、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政治引领活动,全县统一战线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
聚力县域发展建诤言
创新开展民主党派、工商联、新联会“三个一”工作(研究一个课题、干一件实事、办一件乡村振兴好事),支持统战成员围绕融城入圈、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开展调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近年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每年度提交调研报告及意见建议40(篇)条以上,一大批建议被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中。2020年,民盟县委撰写参政议政文章被全国政协采用2篇。
聚力重点工作展担当
始终坚持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战工作跟进到哪里。脱贫攻坚中,全县12家商会联系帮扶10个贫困村,54家商会企业累计投入产业资金5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贵州武胜商会帮扶的三溪镇观音桥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北京武胜商会帮扶的万隆镇飞来石村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级文明村”。招商引资中,举办“四川知名民营企业家武胜行”活动3次,自2020年开始大力开展“我为武胜引一企”活动,引进企业(项目)25个,签约资金28.86亿元。同心抗疫中,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奋战卡点值守、核酸采样等疫情防控一线,全县统战团体、统战成员累计捐款捐物价值400余万元,捐赠医用口罩13.5万个。
坚持“三抓”驱动,筑牢夯实基层基础
始终牵住基层基础这个“牛鼻子”,在阵地、平台、能力建设上下功夫,着力筑牢统战工作基层基础。
抓阵地建设
强化统战阵地建设,建成武胜“同心馆”、统一战线文化长廊、统一战线主题文化公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之家等统战阵地。按照人员集聚、场地集约、组织集群的原则,推进乡镇落实统战办公室、统战之家等活动阵地,积极畅通统战工作联系渠道,服务统战成员“最后一公里”。广大统战成员归属感不断增强,统一战线合力进一步凝聚。
抓平台建设
完善统战成员联系平台,加强对统战团体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浓厚“家”的氛围,凸现“统”的特色,彰显“合”的力量。成立北京武胜商会等9个异地武胜商会,家居建材装饰商会等5个行业商(协)会。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采取“综合性统战组织+特色统战组织”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乡贤联谊会等乡镇统战组织23个。
抓能力建设
实施统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举办专题培训班,对部门、乡镇统战干部全覆盖培训。以“领导干部上党课、机关干部讲业务、统战委员谈体会”为主要内容,举办“同心微讲堂”7期。坚持以“干”提能,实施乡镇统战工作“大比武”,召开乡镇统战工作现场会2场次,促进统战干部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启发、共同进步提高。
(武胜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