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时讯 > 正文
【巡礼绵阳篇】十九大以来绵阳市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6-28 10:01:21)  来源:四川在线

十九大以来,绵阳市统一战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外代表人士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力促“五大关系”和谐,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省基层统战工作提升年现场会在绵召开

以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为目标 政党关系更加融洽

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支持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协助加强自身建设,全市多党合作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紧紧围绕中国科技城建设和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5000多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政策落地。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7个民主党派市(工)委对口监督全市9个县市区,共开展各类专题调研60余次,召开各类坝坝会和座谈会72场,走访56个乡镇、181个贫困村、2646户贫困户,参与党派成员10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38篇,议案提案64件,意见建议103条。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共协调引进各类帮扶资金2.82亿元,帮助对口县(市、区)引进项目资金近5亿元,唱响了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合唱”。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助力绵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民主党派“直通车”渠道优势,协调争取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来绵出席活动、视察调研。深入开展“九绵科技合作”“建武合作”“监狱帮教”“金秋助学”“送科技下乡”“助力地震灾区恢复振兴”“民主党派走进江油”“民主党派走进游仙”等特色品牌活动,共协调引进各类项目200多个,资金达30多亿元。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彰显了我市各民主党派的时代担当。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全市各族群众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在民族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两县累计实现39927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北川羌族自治县入选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在城市和散杂居地区全面创新推行城市民族工作管理制度、服务制度、关爱制度和星级社区评定办法,初步构建起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体系。绵阳市被确定为全省首个“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等14个村寨先后被命名为第二批、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先后于2019年、2020年被分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绵州大地空前盛开。

北川羌族群众喜庆羌历新年

以推进宗教中国化为重点 宗教关系更加和顺

绵阳市宗教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继承优良传统,高举宗教中国化方向大旗,用各宗教经典教义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宗教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旗帜和方向。开展宗教中国化主题研讨活动15场次,邀请专家学者作宗教中国化专题辅导,宗教教职人员撰写宗教中国化理论文章60余篇。隆重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凝聚感恩党、感恩伟大祖国共识。大力开展“三大提升”主题活动,抓作风正教风、抓创建促示范,全市宗教界人士综合素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水平、宗教界社会形象得到有效提升。涪城区圣水寺、高新区大觉寺、北川国恩寺等26个场所建成“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积极发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作用,在社区建立51个民族宗教服务站,在宗教场所打造弘扬和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的书画室(院)、茶艺书吧(书屋)65处,建成2处日间照料中心、6处心灵工坊和4处传统中医药馆,定期举办生活智慧大讲堂,积极服务广大信教群众。同时,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捐款捐物近200万元,结合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交议(提)案90余件。

宗教场所集中升旗仪式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任务 阶层关系更加牢固

一直以来,绵阳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强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建设。全市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参加“百企帮百村”、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12.5亿元。疫情期间,全市近500家民营企业、商会捐款捐物3103.64万元。近年来,我市积极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建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建设,持续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持续推动“减税费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强化税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展。截至2021年,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43.1万户,同比增长15.1%,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2.1万户,同比增长15.4%。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居全省第2位。

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调研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以联谊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实践创新活动为载体,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与党同心、同德、同向的代表人士。累计认定无党派人士633人,建立了64人的无党派重点人士数据库、600余人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信息库、515人的“网络从业人员信息库”和“网络名人信息库”,对代表人士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代表人士开展专题调研、市情考察等活动,引导其围绕中心大局建言献策。先后开展“校地统战凉山行,凝心聚力助脱贫”“走乡村·话小康”“汇聚知新力量,助力县区发展”等公益活动,有关代表人士投入资金近4亿元助力扶贫事业。目前,全市已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14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11个,新媒体联谊会8个,打造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12个,累计开展学习培训、联谊交友、交流洽谈、公益服务等活动200余场次,工作手臂不断延伸。

以实现中国梦为愿景 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密切

始终坚持强化对海内外同胞的思想政治引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为共同愿景,增进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创新建立“绵阳海外信息库”,与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华人华侨代表、社团组织负责人建立友好联系,侨务资源服务中国科技城建设立体通道进一步增强。深化与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关系密切的海外华人社团联系,指导开展“国际少儿绘画大赛”“中秋望月”“文昌巡游”等联谊活动,更大范围推动两地民众交流交往、增进了解。港澳台侨界代表人士通过各种渠道用自身经历讲述绵阳故事、中国故事,积极发声支持“香港国安法”“一国两制”。所联系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向北京、武汉、绵阳等地捐赠抗疫物资500余万元,统一战线优势作用明显。围绕我市六大重点产业,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社团沟通联系,协助建立包括中医药文化、特色特产展示、跨境电商在内的境外商贸联络处(站),首批在印尼雅加达、巴基斯坦拉哈尔、英国曼切思特、意大利罗马等5地建立绵阳市海外经贸人才联络站。依托重大涉侨活动活动,邀请190余名海外侨商代表来绵考察交流,与16家海外商(协)会达成合作协议。收集全市高新产业需求积极对接海外专业社团,引导港澳台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积极参与绵阳高质量转型发展,促成12个海外人才项目在绵阳落地。

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文昌祖庭

积极推动“国台31条”“26条措施”和“川台70条”等系列惠台利民措施在绵落地落实。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四川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办理华侨回国定居、“三侨生应试”等涉侨事务40余件次。通过海外华文媒体推送科技城相关信息300余条次,获转发、点赞突破万余人次。建成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3个,省级“对台交流基地”2个,市级“对台文化交流基地”3个,均居全省首位。海峡两岸“文昌”“嫘祖”“大禹”“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持续深入,吸引国内主流及港台地区媒体发布相关专题报道800余篇(条),每年吸引数万海内外嘉宾来绵寻根拜祖、参访交流,促成合作项目139个,引资443.85亿元,科技城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

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绵阳统一战线将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圆心”,以发挥各方面代表人士桥梁纽带作用为“半径”,广泛团结引领各方面统战成员,为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统战力量。

(绵阳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