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时讯 > 正文
【巡礼德阳篇】 凝聚“新农民”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7-12 11:34:35)  来源:四川在线

聚焦乡村振兴前沿

延伸统战触角

 

在乡村振兴前沿阵地推进“三联”工作法,建立点、线、面结合的一体式统战工作机制,将统一战线的服务和声音延伸到村、落实到户。

在“点”上建立村支部委员联系“网格员”机制。每个乡镇选择1个村试点,建立统一战线联络站,推进“三联”工作机制在全区全面运行。主要职责是定期会商“网格员”收集到的村级党的领导机制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村民代表议事、乡风文明、脱贫攻坚后续帮扶等重难点问题。建立联络站工作台账,按照收集问题的轻重缓急程度,建立现场办、分工办、专题办三级协调处理机制。小的问题不出站现场办;需要协调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由村党支部集体确定分工办;重大的特别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由村及时上报镇党委研究后专题办。

在“线”上建立新型农业农村代表人士联络“技术员”机制。整合新型农业农村代表人士联谊会,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搭建特色产业培训“专家大院”,每年完成柑橘、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培训2000人。每个乡镇由新农联“专家大院”特派1名“技术员”定期到联络乡镇蹲点跟踪服务,建立“技术员”领头带动当地“土专家”的技术服务机制。

在“面”上建立乡镇党委委员联谊“新农民”机制。每季度面对面交流一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并实行民生问题办理承诺制。围绕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从小事、身边事、最急需的事抓起,共同面对,积极解决。为“新农民”提供联谊交友、资源交互、发展提升的平台。

 

金山镇二龙村专家大院

 

围绕乡村振兴核心

汇聚众智力量

 

全区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始终与区委、区政府想在一起、谋在一起、干在一起,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中心,广泛汇聚党外人士参与罗江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课题调研,举良策。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统战团体聚焦乡村振兴重点课题建言献策。制定年度调研考察计划,围绕区委乡村振兴开展调研课题谋划,考察调研计划由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申报方案,统战部加强指导和参与,统筹一定经费支持。考察调研要找准问题,提出补齐短板的措施,更好服务区委决策。

智库攻关,献良策。搭建校地合作服务平台,推进校区统战工作,开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中高职以上分类摸底,由学校择优推荐,以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建立教授级专家库,开展围绕乡村振兴的调研献策活动。

乡贤议事,问良策。坚持村民自治做主体,走“支部领导、乡贤议事、议行合一”的路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定,自己的发展自己搞。以统一战线联络站试点村为单元,举荐返乡创业人员、本乡籍致富带头人、有名望有影响人物、热心公益事业人士等“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乡镇党委定向收集意见、宣传政策、反应诉求,组织乡贤群策群力群治,助力乡村振兴大业。

 

助力乡村振兴大局

突出服务品牌

 

引导全区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总动员,结合自身特色,突出统战服务品牌,在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努力。

推进统一战线帮扶乡村,建立同心振兴品牌。统筹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捐资助学”、“爱心守护”、“社会养老”等服务活动覆盖至同心振兴品牌基地,提升同心振兴的社会反响。

推进新兴群体繁荣乡村,建立同心兴旺基地。激发“新农民”为代表的新兴群体在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农旅融合、乡风文明等方面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形成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重点打造“八零后”农场、“田和”柑橘、民俗村等为代表的下乡创业的企业家“新农民”基地。通过以点带面,在乡村发动一批“新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唱响统一战线共建新乡村主旋律。

“新农人”“八零后”农场农场主何骏开展技术培训

(罗江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