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共画同心圆 聚力构筑共同体
——四川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综述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指明主旨、指引方向。
四川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定把凝聚人心共识、消除误解隔阂、增进理解认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心任务,汇聚侨心侨力、发挥独特优势,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争取人心——顺势求新精准团结引导,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争取人心”,正是海外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川坚持依托中华民族亲缘和中华文化血脉,致力引导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守牢共同的“根、魂、梦”。
▲港澳台侨人士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紧扣重大节点强化守正引领。聚焦党的二十大召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等节点,我们隆重举办港澳台侨人士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四川华侨华人社团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外侨胞看四川甘孜、港澳台侨人士庆祝建党百年座谈会暨成渝双城巡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主题活动,结合党和国家发展历程、现实成就有效引领港澳台侨人士同心向党。知之愈深,信知弥坚,侨界人士普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感到自豪,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优化服务帮扶拉近心灵距离。在国家层面尚无上位法情况下,颁布实施《四川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为维护华侨在川权益保驾护航;开展纪念《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维护侨胞权益年、涉侨应用平台建设、法律咨询援助等回应解决诉求关切;在全国率先创建侨资企业互助合作机制,促成合作项目40余个,收集企业困难诉求梳理形成建议专报服务省委决策,有效帮助侨企纾难解困度过疫情“寒冬”。今年6月,全国首个港澳台侨人士“一站式”专属网络便民服务平台——“四川港澳台侨人士之家”上线,“跨越山海,一触相通”,全面涵盖项目投资、子女教育、医保社保、创新创业等提供周到细致服务,200余名各级管理员在线接件办理,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61件,赢得大家的高度肯定赞誉,法国华人郑女士、美国归侨姜先生等先后送来鲜花锦旗表示感谢。
▲四川港澳台侨人士之家微信小程序。
——创新机制载体支持后疫情时代海外侨胞长期生存发展。面对海外疫情反复爆发、肆虐蔓延,充分挖掘我省中医医药和人文教育优势资源,全球首创“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 “海外惠侨熊猫书屋”,先后落地西班牙、阿根廷等三大洲10个国家,承接国侨办首期、累计4期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打造“品多彩川味·悟巴蜀文明”24期实景课堂录播,首创“寻根中华·天府华教云课堂”全日制网上教学等全新载体,惠及60余国、200余万华裔青少年,特别是为菲律宾近2000名华裔青少年提供全日制网上教学,得到国务院侨办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为“网上外派教师”项目;率先启动反向支援向60余个国家政府、我驻外使领馆和海外侨社驰援中药颗粒等紧缺物资数百万份……与子同袍,守望相助,精准服务海外侨胞防疫就医、文化传承、子女教育的紧迫需求,使他们深切感受党的关怀和祖(籍)国、四川的温暖。
▲“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西班牙)”“海外惠侨熊猫书屋(西班牙)”亮相“2022全球华侨华人春晚”。
美美与共——发挥优势联通五洲四海,中外民心相通纽带进一步系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我们以品牌活动为载体,聚焦文明互鉴、共同话题、热点焦点,有效促进中外民心相通,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四川力量。
▲“文化中国·锦绣四川”走进联合国活动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
——聚焦文明互鉴深化人文交流。精心培育“文化中国·锦绣四川”“中华川菜·世界品味”民间外交品牌,十九大以来即利用中外建交周年等契机,赴欧洲、非洲、南美8国,在联合国万国宫等重要国际政治舞台和城市地标举办12场活动,以川菜、川酒、川茶、川灯、川竹、川绣、大熊猫、三星堆等四川独特资源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欧洲议会副议长、奥地利联邦副议长、北欧理事会主席、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等数十位外国高层政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和近万民众现场参加。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文化委员会主席皮萨诺称赞“文化中国·锦绣四川”欧洲行非同凡响,是“近年来在万国宫踱步大厅举办的规模最大、最受欢迎、最为成功的活动”。
——聚焦共同话题增进理念共识。依托海外侨社侨胞向当地政要、主流媒体赠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版),在欧洲议会等举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携手应对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记忆”“纪念科学命名大熊猫150周年”等主题展和“国际抗疫合作系列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抗疫四川专场”等双多边学术论坛,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理论体系和治国理政方略,充分展示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人类共同挑战中取得的突出成果,生动传递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助力绘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圆心、以合作互惠共赢共享为半径、国际社会和外国主流广泛理解认可的最大同心圆。
——聚焦热点焦点消弭误解隔阂。注重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以侨为“桥”走进国外主流,在五大洲10个国家近20家知名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四川脱贫攻坚故事汇”主题宣传,引发广泛关注赞誉;持续开展海外华文媒体“四川涉藏地区行”“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和海外华侨华人代表人士四川参访研修等活动,海外华侨亲历见证四川民族和谐、宗教和顺、脱贫攻坚等重大成果,并在外国传统媒体、融媒体、社交媒体等原味呈现,引发海外数千万人次关注,以四川蓝本讲好中国故事营造良好国际环境。2021年“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入围中央网信办国际级奖项——“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今年8月,举办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得到在川高校外籍师生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许,并通过实地探寻、互动品鉴大熊猫、三星堆、自贡灯会、峨眉武术、绵竹年画等,原汁原味反映中华、巴蜀优秀文化和在川生活良好状态。
循梦而行——整合资源深融重大方略,服务中心大局效能进一步凸显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我们始终牢记领袖嘱托,深入推动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优势资源与中央、省委重大部署深融对接,与人民群众切身所需精准匹配,持续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
▲第十九届海科会海外人才及项目引进签约仪式。
——有效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办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研讨会、海内外侨商川渝行等全新品牌活动,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等嘉宾出席,促成项目签约合作金额超百亿元;在全国率先探索构筑川渝侨务部门区域协作机制,设立“清单”推动年度重点合作计划落地实施,促成川渝毗邻县(市、区)和街道、社区结对合作;创设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发出《汇聚海内外川渝乡亲力量同心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倡议书》,共有5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海外川渝籍侨团、在川在渝涉侨商协会加入联盟;建立海外川渝籍社团会长联席会,聚集全球106家海外川渝籍侨团负责人加入,实现川渝历史上侨务资源最大规模一次整合,汇聚侨心侨力共唱“双城记”、共建“城市圈”。
——服务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办好中国规模体量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海外高新科技人才交流盛会之一——海科会,2015年以来国家领导人连续出席,诺贝尔奖获得者22人次现场出席,创办至今累计引进高端人才4110人、高科技项目1100多个、投资金额3230.37亿元,特别是近六届大会签约人才达3274人、占历史总量的79.7%,签约金额2225.92亿元、占历史总量的68.9%;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多个整版报道会议盛况。充分发挥国务院侨办“侨梦苑”侨商产业集聚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基地作用,累积聚集各类人才超70万,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院士22人,集聚国家级人才420人、省级人才547人,顶尖团队44个,近三年来,吸引包括340余家侨商在内的1000余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有力推动我省“双创”发展和产业转型。
——服务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序衔接。纵深实施“侨爱工程—绿色宜居乡村行动”,2019年以来累计争取爱心善款3000余万元,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部署的“一村一幼”、厕所革命、教育扶贫等民生公益事业,在凉山、雅安等10余个市(州)落地帮扶项目20余个;着眼“授人以渔”在凉山打造全省首个“四川侨务扶智基地”;连续7年、累计7期,在甘孜、阿坝、绵阳等8个市(州)30个县(市)建成“侨爱工程——送温暖远程医疗站”30个,直接惠及基层群众和医务人员近13000次,务实造福群众民生福祉。2021年泸州泸县地震后,第一时间募集善款128.5万元支援灾后重建;今年“9·5”甘孜泸定6.8级地震后,庚即面向海内外广泛倡议动员,截至目前,海内外侨界捐款捐物价值1370余万元。
秉纲目张——履行“三统”开拓工作新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
2018年,中央党政机构改革赋予党委统战部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职能。11月,《四川省机构改革方案》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四川省委统战部迅速牵头启动侨务部门机构改革;12月3日上午,四川省侨务办公室正式挂牌,仅用19个工作日全面完成人员编制转隶、机构正式揭牌、统一集中办公,圆满实现机构融合、队伍融洽。
2020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新增“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一章,明确党委统战部门“统一领导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涉侨工作”,引领谱写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新篇章。
——致力顶层设计强化对全省海外统战工作的统一领导。主动争取省委关心重视,省委主要领导带头谋划抓实中央最新要求贯彻落地,在全国最早完成分工推进、机制建立、会议部署、系统培训;推动省委将海外统战工作纳入对地方党委年度目标考核,在全国率先完成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侨办“三有”(有主任、有牌子、有印章),新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省港澳台侨人士联络服务中心,有效强化力量保障。
——致力规范有序强化全省侨务工作统一管理。经报省委主要领导批准,明确省委统战部牵头负责省领导与侨界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推动首次将13名侨界代表人士纳入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联谊交友范围;明确统筹邀请海外侨胞列席省“两会”等5项涉侨重要事务,2021年首次邀请4名海外华侨列席省人代会,为继广东、浙江后全国第三个;健全机制统揽全省相关部门、地方年度计划,严把程序集中报批审定、有序推进;召开全省涉侨行政事务“一网通办”专题会,加强涉侨行政事务组织领导、系统部署提质增效,推动全省侨务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道路前进。
▲海外华侨代表杨东伦(左一)、宋汶栗(左二)、余时立(右二)、王馨(右一)列席省人代会。
——致力整合聚力强化全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涉侨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力量,加强谋篇布局,打好“组合拳”,形成“一盘棋”,协力推动“暖侨行动”“助力冬奥”“华文教育”等涉侨重大工程、品牌活动开展,牵头组织开展四川华侨华人社团大会、“海科会”“文化中国·锦绣四川”等重大涉侨活动,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强省”等国省规划战略实施更加有力。
环顾风云激荡之世界局势,展望民族复兴之伟大目标,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春风劲扬帆,启程正当时,我们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的历史方位,把握“时”“势”,知行合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扎实践行“4321工作法”,踵事增华,奋楫笃行,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统一战线事业大局、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四川建设贡献海统侨务更大力量!
(省侨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