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疫情影响,给当前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如何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提出了35项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对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高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来看,当前就业工作的主体仍然是各类市场化就业岗位,如何激发校企联动活力,是实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更精准就业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此,省人大代表林媛建议:
一鼓励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环节的深入联动
鼓励企业以联合课程、科普讲座等形式,深度介入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实现企业需求和学生职业规划的精准衔接。一是可以参考四川省 “科学家百人千场进校园”活动的形式,组织“企业家百人千场进高校”的活动,提前促进高校学生对川内企业的更深入了解,也进一步加强对川内企业的宣传。二是设立一定的校企联合课程建设经费,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课程,并基于此推动科研项目、党建团建、创新创业等合作,实现了校企双方的深入了解和合作共赢。
二充分发挥“就指委”促进就业的平台赋能作用
当前,教育部已经建立了“分行业就指委+分行业协会”促就业工作机制,设立“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并举行多场供需对接交流会,建议四川省结合自身情况,设立省内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同时,结合属地高校本省就业比例的实际情况,举行供需对接就业洽谈会,建立具有四川特色的就业推进机制,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广泛、更充分的就业。
三强化职业规划大赛的引领性作用
2024年教育部牵头组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旨在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水平,引导学生生涯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统一,建议四川省加强对赛事的宣传,一方面让更广大学生参与,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川内优质企业关注和参与到省级赛事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并加强在该项赛事中企业导师/评委的引领性作用,提升学生对市场化就业岗位的关注度。
(致川研、致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