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时讯 > 正文
【聚焦省两会】省政协委员游文盛:加强石窟文化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1-24 10:03:2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随着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开幕,我省已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期间,来自九三学社的委员代表们肩负全省广大社员的重托,精心准备、用心履职,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带去了不少好提案好建议,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会场内外发出了“九三好声音”。

以下是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资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游文盛的相关访谈报道。

加强石窟文化保护与利用

持续让文物“活”起来

石窟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见证。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资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游文盛,今年省两会的关注重点之一就是石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通过日常调研和资料收集,他建议,要加强全省石窟价值研究、石窟人才建设,以及推动石窟旅游的发展,持续让石窟文物“活”起来。

作为石窟资源大省 保护与利用需进一步加强

“四川是全国石窟资源大省。”游文盛提到,全省现存石窟寺(摩崖造像)21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均位居全国第1。其中,又以资阳市安岳县为代表,当地现存历代石窟造像10万余尊,占全省总数的20%以上,是我国唐宋石窟最集中的县,有摩崖经文40万字,居全国第一。

然而,在调研中,游文盛发现一些石窟文化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排第一的是安全形势严峻。他举例称,如安岳卧佛摩崖造像渗水、动植物侵蚀等问题突出,茗山寺裂隙、起壳、风蚀、粉化、污染等问题突出,保护管理亟待加强,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保护条件差,雁江区半月山大佛赋存环境破坏严重等。

其次,是石窟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利用水平不高。目前,资阳市范围内,仅安岳县出版了卧佛院、圆觉洞考古调查报告,而大足已出版《大足石刻全集》,敦煌、云冈、龙门、大足均开办有相关学术刊物。除乐山大佛、广元千佛崖旅游开发较好外,其他地方旅游市场规模均非常小。

此外,从全省范围内来看,仅乐山、广元、巴中、安岳成立了石窟研究院,其他地方均无专门的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专业人员缺乏。

建议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

毗卢洞紫竹观音摩崖造像位于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是安岳石窟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当地通过联合高校,采用全球领先3D高保真数字测量与重建技术等比例复制,3D打印出的“紫竹观音”惊艳亮相,肉眼几乎看不出区别,吸引不少人点赞。

“确实很逼真。”游文盛也为之惊叹,他也更坚定要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的想法。

为此,他建议,要加强石窟价值研究。按照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要求,统筹全省石窟寺资源现状,建议国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导四川省重点石窟寺考古调查,构建四川石窟寺考古研究体系。支持实施“数字四川石窟”行动,开展重要石窟寺数字化工作,建立四川石窟寺数字资源库。

同时,加强石窟人才建设。积极探索“以大带小”“一个机构带一片”的管理模式,建议国家文物局在建立每年下派专业干部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其分院,到石窟寺集中的县区挂职,负责业务技术指导,带动各地专业人才迅速成长。

此外,推动石窟旅游发展。川渝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为了充分发挥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资源优势,建议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支持资阳与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

(来源: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