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进程中,乡土植物运用于实践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以德阳为例,通过打造多类型公园绿地体系如旌湖两岸绿色生态带、综合公园及口袋公园等,并结合出台《德阳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德阳市城市绿化美化导则》,有力促进了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普及。
目前乡土植物应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标准界定模糊,现有标准缺乏精准界定与区域数据库,应用时缺乏权威依据,难以大规模规范推进;二是资源供给短缺,园林绿化乡土植物物种库小,苗木市场供应匮乏且种类单一,限制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广泛应用;三是创新动力缺失,从业者习惯沿用传统搭配模式,对乡土植物探索创新不足,致使苗木市场缺乏开发新种动力,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为此,省人大代表马可建议:
一、在设计层面坚持适地适种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加强对我省乡土植物的研究和应用,从设计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把住乡土植物配置关,确保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种。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当地整体规划与发展目标,优先合理选择乡土植物,确定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占有的比例,切实落实乡土植物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二、构建乡土植物数据库,筑牢应用与发展的数据基石。
确立科学的乡土植物界定标准,构建四川省乡土植物数据库,整合植物各类数据,借助先进技术实现高效处理与智能分析。同时合理接纳无生态风险引种植物,丰富数据库资源,拓展园林景观植物选择范围,增强生态稳定性。
三、在设计方案审查阶段助力乡土植物的应用。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批时,将乡土植物应用设为关键指标,着重对乡土植物的运用情况进行测算,在满足景观需要的基础上,出具提高乡土植物应用比例的意见。
四、以示范项目带动,激活产业多元发展新势能。
鼓励城市绿化依地域特色选种育种,以市场需求带动苗圃积极性,构建特色产业链。借鉴成都岷江蓝雪花成功范例,鼓励各市(州)打造示范项目(如:德阳可深入推进什邡山茶、中江芍药等乡土植物应用普及),展示应用效果与景观特色,使乡土植物的应用、研究与本地人文特色和文化传统有机结合,提升全省乡土植物应用水平。
五、坚决杜绝频繁改换树种。
对苗木已经形成规模、长势良好的园林绿地,坚持以保护和维护现状为主,杜绝频繁改换树种,保护现有绿化成果。
(致川研、致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