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是介于传统蓝领和白领之间的新型人才,在智能制造业企业中,具有较强的动手、创新和学习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成长空间较为广阔,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但是,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紫领人才的培养目前还面临一定的挑战,比如紫领人才与传统蓝领的培养模式有较大差别,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内部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也不能很好满足紫领人才的培养需求。
为此,省政协委员陈实建议:
1、建议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合作,聚焦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研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紫领人才培养理论和方法,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改革。
2、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采取联建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为企业定制“企业班”等措施,探索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提升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对接精准度,共同推动人才培养。
3、鼓励龙头企业和相关行业商协会带领企业共享和整合供应链、智能业务、数字业务、教培业务等资源,联合培养兼具动手操作与创新管理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同时,带动和指导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4、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参与,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紫领人才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创业扶持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5、建议加大力度宣传紫领人才的先进事迹,提升紫领的职业声望,增强紫领的职业认同感,破除重学历、轻技能以及片面追求高学历和白领工作等错误观念,减少无效内卷,带动更多的人才加入“紫领”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