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党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阅读党史著作堪称“党建地基建设”。这堂顶层规格“党史课”的“指定书目”绝对称得上是“高颜值”,分别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下面我将从“政治自觉、信念信心、初心宗旨、传承精神”四大方面浅尝辄止谈谈我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所思所感所悟所践。
一、在学习党史中增强政治自觉
学习是一个百舸争流的过程,智勇者先。我作为一名基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是统一战线的盟友,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素养,更要向群众、同事、先进典型学习。时刻以高度的政治要求和站位,紧跟单位发展步伐,不忘初心使命,严格律己,履职尽责,精心服务于人民大众;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奋进精神,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和时代发展需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深思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是一个奋楫笃行的过程,臻于至善。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克服为学习而学习的思想倾向,既要精学,又要博学;既要此刻“实用”,又要今后“有用”,不断扩充知识存量、丰富知识内涵、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业务潜力。只有具备了专业的业务素养和本领,才能称之为专业;只有通过学习,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才具有做好工作的资本;只有通过询问,具备了解惑的能力,才能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学习是一个大道行思的过程,取则行远。要时常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座右铭告诫自己,日常工作方法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反复地领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真理。先贤们的学习经验业已证明,学习过程必须伴随着思考。无论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都言明了学习思考的真谛。
二、在思辩奋进中增强信念信心
划过历史的天空,展卷披读,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来知兴替。
“当代中国党课四书”以丰富的史料支撑和历史纵深的理论分析,对党史上若干重大问题做出新总结,提出新观点,全面、科学地反映党史的内在规律,这为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历史提供根本遵循。
“当代中国党课四书”把党的创新理论分解为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将理论蕴含于生动实践中,将道理蕴含在历史经验中,不少篇章或用历史故事切入,或用历史事件印证,由点及面、深入浅出,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读性。
“当代中国党课四书”做到论从史出、理从事出。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又聚焦理论难点热点,以通俗化、大众化方式回应干部群众关切。记录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的伟大精神。
三、在使命实践中牢记党的初心宗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实践,深挖掘,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新形势,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深入实际,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善于把握新情况、采取新举措、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以扎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践成果来检验我们学习与思考的效果。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主要法宝。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内外因辩证关系。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搞好党的自身建设,要依靠自己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内在因素。这是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的关键;同时也要利用外部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经验、现代管理方法和一切优秀成果,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加丰富、更加系统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四、在思想觉悟中传承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习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自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并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精神标识,无不镌刻着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特质,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自身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机关形象和工作效率,这也是我时刻谨记的工作准则。
我们在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的过程中,通过思考,立足根本,做细、做实、做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积累各类知识,我们就可以获得真知,力求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党史传统文化教育,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精神指引。
学习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思考是未雨绸缪的准备,实践是检验效果的标准,领悟则是吸收经验真正提升的核心。让我们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提高履职践行能力,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为高质高效地做好自身建设工作而努力。
(作者系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办事处综合办 冯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