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源县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强化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财力支撑,以联系帮扶少数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为突出着力点,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组织聚心,凝聚思想向心力,夯实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机制
坚持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一项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将其作为检验和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民族政策和创建工作相关知识,并录制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专题片,在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等税收便民宣传中深度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确保民族团结意识深入群众和职工心底,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二、履职尽心,紧扣职能中心位,聚财为民服务民族待遇县发展大局
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门设立双语服务窗口,积极为1.8万余少数民族群众做好办税及社保医保缴费服务,开展汉彝双语宣传工作,落实税费政策,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社会经济活动,加深各民族同胞之间的了解、增进彼此感情。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立足主业组织税收,为汉源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关怀暖心,当好职工贴心人,优化民族职工机关家园建设
全局共有回族、满族、彝族等数名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积极为其谋福利搭舞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生活方面,为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在食堂菜谱中精心设计保障需求,在民族节假日期间为少数民族干部职工送上节日祝福,保障休假权利。在少数民族干部职工能力培养方面,为少数民族干部职工提供平台,特别是青年干部职工的选拔和任用,目前汉源县税务局班子成员有少数民族1人,3名90后少数民族青年被选拔任命为中层干部,立足税务主业,发挥其优势专长,积极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贡献。
四、帮扶倾心,架好税民连心桥,全面投身民族乡村发展振兴
持续积极联系帮扶少数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联系帮扶的坭美彝族乡火地村,现有农户273户,村民932人,7个村民小组,彝族692人,占比74.25%,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彝族聚居村,为切实推动火地村发展,全局积极作为,用心用情,问计问需,为火地村注入“税动能”。为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积极与帮扶村、联系乡镇和学校对接,了解困难学生情况,确定帮扶对象。启动“税苑春蕾”计划,由干部职工捐款资助1名坭美彝族乡彝族女学生及大树镇1名汉族女学生。从2015年开始,全局先后向坭美彝族乡火地村派驻3名驻村第一书记和3名工作队员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对口帮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40万元用于产业道路、饮水工程、村民文体设施等建设和节日慰问,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发展莲花白1500亩,花椒1700亩,牛膝1200亩,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帮助全村98户贫困户,296人成功摘帽脱贫,使火地村面貌年年焕新,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汉源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在全省税务系统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通报嘉奖;县局获雅安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