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行“探亲式”走访调研。切实开展“暖心行动”进企业、访商会、宣政策、助发展活动,深入协会商会和会员企业走访调研,了解营商环境情况及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通过“暖心行动”,以接地气、聚人气、壮士气有力提升营商环境,全面准确掌握各企业、商(协)会情况,做到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二是建立“面对面”互动机制。完善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健全统战系统“百人联百企”联系基层商会和非公经济人士机制,打造天全“商会”之家组织活动阵地。依托“商会”之家建立天全县“亲清直通车 政企面对面”会议制度,健全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值机制,经常性邀请经科、市场监管、人社、经商、环保、应急、税务、检察院、司法等涉企部门单位联合举办政企交流会、行业企业发展座谈会,促进职能部门贴近企业,转作风、提效率,宣传涉企政策,破解发展难题。建立企业发展问题清单和企业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建议清单“两个清单”,并及时研究解决反馈。
三是选聘“监督员”清朗环境。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大学生创业者,以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闻媒体、群团组织、社区居民等社会各界人士中选聘10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探索在商(协)会、执委以上企业建立效能监测点。针对涉企部门及工作人员大局意识不强、担当精神缺失,服务意识淡薄、对企业合理诉求不够重视,工作作风拖拉、行政效率低下,法纪观念不强、执法随意性大、以权谋私等影响企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监测,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