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源县统一战线创新“132+N”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三大重点、建强两个平台、打响N个品牌,为乡村振兴绘底色、增亮色、添成色。
(一)围绕一条主线聚合力,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以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建立由统战部牵头,工商联具体负责,各乡镇、相关部门、商协会、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统一战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汉源县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万企兴万村”重点帮扶村企业结对帮扶任务分解表》,把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县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激发各类统战力量,增强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二)聚焦三大重点谋发展,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一是坚持产业强根基。“四新群体”带头发展汉源花椒、甜樱桃等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25.66万亩,并采取“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探索自主营销富民、集约种养增效、村企合作反哺、抱团联建联享“四类模式”,实现全县108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479.24万元,22个民族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25.42万元,同比增长75.6%。二是创新网络赋效能。创新“联育用”工作法。成立新联会基层组织2个,打造同心实践创新基地4个;成立电商组织(协会)3个,建立三支网络人士骨干队伍330人,引导全县网络人士发布宣传推介家乡文章(视频)2万余篇(条),曝光量超10亿人次。三是凝聚众智惠民生。选派39名民营企业家结对帮扶39个村,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基地860余亩,帮助销售农产品200余吨。带头开展专题调研活动19次,形成调研报告15篇,提出意见建议62件。解决群众发展难题84件。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新阶·走基层五送”等系列活动,义诊服务3000余人次,捐资助学、扶贫济困1000余万元。
(三)建强两个平台促合作,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建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发展平台。创新园区统战“1235”工作模式,打造园区“同心之家”,凝聚园区221名各界代表人士,组建“同心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建强商协会开放合作平台。成立行业商会3个,重庆、成都异地商会2个。开展招商引资推介会6次,邀请省内外友好商、协会60余家来汉考察,签订友好合作协议6个,签约项目8个,签约总金额26.4亿元。
(四)打响N个品牌做示范,交出乡村振兴“高分卷”。精心打造“统战+”系列品牌。共打造培树“同心乡贤”乡村振兴品牌、“同心共治”社会治理品牌、“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同心助力”服务品牌等各类示范品牌12个,省级命名11个,评选示范家庭20户,示范岗位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