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芦山县持续深化“统战+”工作模式,引导民主党派、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统一战线人士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全面提升基层统战工作新效能。
“统战+政治引领”,激发基层统战“向心力”。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统战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将统战工作融入全县网格化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县级干部分组联乡,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联村,乡镇村社干部包村联组、统战人士入格联户“四联”机制,在8个乡镇(街道)配备统战工作人员、33个村(社区)全覆盖配齐统战联络员,形成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战网络,实现基层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打通基层统战“最后一公里”。
“统战+非遗文化”,画好发扬传承“同心圆”。充分利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海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同心驿站等前沿阵地,从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出发,挖掘乡村文化人才,培育乡村非遗能人,将非遗能人纳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库,推动全县非遗传承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学校非遗教育和传承主阵地作用,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幼儿园、中小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县内、县外学校开展“非遗花灯进校园”活动,强化研学体验、品牌合作、非遗交流,通过校地“牵手”、非遗“跨界”,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种子”。
“统战+社会治理”,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将统战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相融合,组织统战人士开展民情走访,重点关注鳏寡孤独、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困难群体,深入了解、协调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积极搭建统战人士参与社会发展的“连心桥”,号召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群体,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主动参与政策宣传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解、便民利民惠民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基层社会治理、塑造文明乡风中积极发挥统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