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筠连县联合苗族乡创新村民积分制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打通基层治理末梢,提升民主管理水平,构建公平正义新风。
共商一个约定,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积分制管理,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家庭生活、公益美德、村级建设、社会治安、奖励惩罚等五大方面进行积分。组织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商议《积分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积分内容,界定积分主体,制定积分规程,确定激励措施。经群众主动承诺、自愿履行、全员共同约定,将积分制管理纳入村规民约。积分申请可通过口头、电话、短信、QQ、微信等多种方式申报,也可由网格员代为申报。由村两委组织实施,做到村民全覆盖、无死角共同参与,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提升村级治理的群众参与度。
激发群众活力,为自己“点赞”。家庭积分由基础积分、加减积分两类构成。村建立管理台账,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手册,采取相加减原则,计算总分。为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制定了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以精神鼓励和政策激励等为主,兑换服务和物质奖励为辅。可以用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每年对积分高的家庭还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与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挂钩。精神鼓励,包括各级各类评星定级、洁美家庭、五好家庭、低保评议、奖励政策申报、惠民评选及道德模范等活动,都与评选对象的积分紧密结合,让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踊跃为自己点赞。
“一针两线”,织好积分制管理新局面。一是模范带头,创建党员先锋线。党员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扎实推进积分制管理。以身作则,大力宣传积分制,通过五大方面规范自己及家人的行为,积极参与积分申报。全乡党员带头积分奖励兑换20余起,为积分制的实施落地打开了良好新局面。二是依章依规,扎紧监督制约线。为保证积分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从申报积分到兑换奖励全程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套好廉政制度的笼子。积分实行一月一审核,一季一公示,村民对积分有异议的,可向村“两委”反映。经调查核实后,发现弄虚作假的,村民取消奖励、倒扣积分,相关村干部扣年终目标绩效,并予以通报。两条线共同推进,让积分有根据,治理有方向,实施有保障。
“软硬”兼施,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广宣传、强理念,强化“软措施”。各村用好村村通大喇叭、微信联系群、院坝会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将“积分制管理理念”入心入脑。把握舆论导向,达到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目的。补短板、添设施,完善“硬设备”。在环境治理上,补齐垃圾运输的短板,建设生活垃圾投放、转运和处理体系,从根本上破除农村“脏乱差”局面,还村民一片干净整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增添文娱运动设备,打造文娱广场,开启广场舞比赛,满足村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创建基层治理新生活。
(筠连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