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情系家国·薪火永续”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开馆仪式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月亮田景区举行。
开馆仪式上梁思成、林徽因的外孙于晓东以视频方式追忆了在岛内的李庄学者后代带着父辈嘱托到李庄旧地重游、讲述历史、捐赠文物以及李庄在促进两岸人文历史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赴台大师学者后人代表石磊、李宁成、李幼萱也以视频方式回顾了自己与父辈对李庄的情谊并对新馆开馆表示祝贺。
位于长江南岸的翠屏区李庄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是抗战时期四大文化抗战中心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李庄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文,迎来了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竭尽全力为大师学者提供一个潜心科研的环境,接续延写着中华文脉,李庄人民与大师学者共同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的文化抗战历史。
此次开馆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正是李庄家国情怀、文化抗战历史缩影。博物馆建筑面积10160平方米,展出实物档案474件,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题,从一个播撒红色火种的千年古镇、一群耕耘中华文化的大师学者和一方胸怀家国大义的黎民百姓三个维度,分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尾厅五个部分,对1940年-1946年期间的文化抗战历史做一个总的回顾。相关文史资料、文化物品无不彰显出李庄在延续中国文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展现中国·李庄“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这一深刻内涵。同在李庄月亮田景区核心区域的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该馆分为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原状陈列、“营造之路”基本陈列和“不为繁华”“营造密码”二个专题展览,通过时间脉络、专题展示的方式,利用实物史料、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体验、场景塑造等手段,聚焦展示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作为翠屏区重点打造的文旅新业态——李庄月亮田景区占地约1046亩,除了今天开馆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还配套打造人文古街、月映荷池、田园景观、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公园等景点。漫步在月亮田景区,60亩湖面贯穿景区,86栋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小桥、流水、人家相得益彰,李庄厚重的历史与人间的烟火气相互叠加。按照规划,月亮田景区布局民宿、特色餐饮、沉浸式商业、研学旅游、民艺聚落、文创商品等业态,将进一步完善李庄古镇景区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打造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翠屏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