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宜宾 > 正文
【宜宾】兴文县传承“苗绣”技艺 弘扬民族文化
http://www.sctyzx.gov.cn/  (2023-10-31 22:23:40)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兴文县是四川省苗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待遇县,现有苗族人口5.2万人,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2年被省民宗委确定为四川民族传统手工业试点县。兴文苗绣是兴文苗族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挑花刺绣,在川南十分突出,九姓式苗装就载入《皇清职贡图》和《中国苗族服饰图志》,具有多方面的非遗价值。为保证这一古老民族工艺顺利传承,兴文县多措并举传承“苗绣”技艺。

(一)加强保护,使兴文苗绣传承价值化。兴文县委、县政府全力将苗族挑花刺绣工艺申报为四川省省级非遗名录项目,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挖掘兴文苗绣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进行生产性保护、市场化利用,传承工匠精神。让手工艺变成受人尊崇的职业,增强手工艺人的荣誉感,帮助他们增收致富,激发他们促进苗绣发展的活力。

图片

苗族花山节活动上组织苗族刺绣展示

(二)比学赶超,使兴文苗绣传承全民化。开设刺绣培训班,组织苗绣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及苗绣爱好者集中参加苗绣专业培训。从2017年12月起,兴文县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苗绣“大师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在全县培训1000余名苗绣技能人才,培养100余名核心技术骨干,在县内形成5家苗绣经营主体,带动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高效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

图片

民间手工艺人及苗绣爱好者集中刺绣展示

(三)积极引导,使兴文苗绣传承时代化。2020年11月,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苗族民俗旅游文化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课堂,探索兴文苗族挑花刺绣技艺技法,聘请校外经验丰富的苗族刺绣教师,结合兴文旅游发展以及学校专业特点,以教促学,让兴文苗族民俗文化融入古技传承与发展之中。

图片

兴文职校民俗旅游文化技能大师工作室-苗族刺绣

图片

香山中学学生学习刺绣

接下来,兴文县将继续积极做好兴文苗绣的传承与发展,加强苗绣的宣传力度,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苗绣文化价值的变现,让苗绣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