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视野,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长宁县以“小”见“大”,将民族工作从狭义的“少数民族工作”向广义的“中华民族工作”推进,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通过将民族工作与全县各项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充分保障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参与感和幸福感。
探索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长宁县充分利用上级民族类专项资金,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以推进宜宾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为契机,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搭建完善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凉山雷波库区老翁镇移民之家,“造血式”帮扶赋能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移民群众积极融入生产生活,传授推广种植技术,大力发展沃柑、砂仁等产业,全镇沃柑种植面积8000余亩,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散居地区乡村产业振兴。
强化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工作,致力于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学校通过优化管理、举办红色主题教育以及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各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长治久安贡献教育力量。
民族工作内容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方面,民族工作对象覆盖中华民族每位儿女,民族工作业务联系政府企业个人各层面,长宁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是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生动展现,将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长宁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