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全区市场主体的99.97%,当地不断优化服务,做好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保障,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宜宾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车间里,各条自动化产线高效运转,为当地的动力电池企业生产各类高精度的电池结构部件。
宜宾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卫凡:目前我们有37条产线在满负荷运转,有接近2000名工人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整个一季度预计要完成3.5亿元的产值。2025年,预计全年将实现15个亿的产值目标。
从三年前刚落户时的产值400万元,到如今的十多个亿,这家民营企业的壮大,也正是三江新区不断打破行政、信息、产教才融通等壁垒,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之路的展现。2023年10月,宜宾三江新区成立了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线下线上推动涉企、涉才服务从多头分布向“一站集成”转变。2024年又出台民营经济工作要点,在服务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公平竞争、空间集聚、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用力。
四川宜宾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龚艺:通过企才诉求“受转督办评”闭环机制,政企才面对面对话机制等,破除部门职能交叉、边界不清、企才诉求层层反映、时效不高等问题,2024年全年解决企才诉求7000余个,举办政企才活动100余次,兑现政策资金5000余万元。
四川宜宾市司法局三江新区分局局长 任昊:我们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为新区50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普法讲座、案件会商等法治服务。建成“智慧法务”线上平台,累计为市场主体提供在线问法、司法存证、涉外法务、线上仲裁等服务4.5万余件次。
截至2024年底,宜宾三江新区民营企业达9452户,较2023年增长21.51%;拥有高新技术民营企业116户,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86.57%;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