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以育强统战“新农人”为抓手,积极创新探索“乡村人才赋能+资源转化+双向造血”实践,推动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回归乡村、创新发展,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深耕引才“责任田”,打造乡村人才集聚磁场。围绕破解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难题,积极创新实施“雁归兴乡”工程,构建“政策+平台+乡情”多维引才体系。编制乡村人才需求清单,聚焦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八个领域,依托新联会、网联会、商会等活动平台,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3场,吸引8000余名返乡创业人才。同步深挖本土人才,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动态数据库,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等特色人才1300名,形成“外引内智、内育新能”双向引才格局。
二是精耕育才“示范田”,厚植乡村人才成长沃土。打造“三级联培”育才网络,构建“县级示范培训+镇级特色实训+村级实践锻炼”培育体系。依托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基层农技体系推广”等培训20场(次),覆盖0.6万人(次)。创新“田间课堂”模式,组织农技专家与乡土人才结对帮扶,在15个产业基地开展“实战教学”,培育出“柑橘博士”熊章栋、“大白李种植能手”刘亚兰等10名在农业领域表现突出的“新农人”。他们带着新技术、新理念逐梦乡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细耕留才“生态田”,筑牢乡村人才发展基础。建立“1+N”服务保障机制,集成创业补贴、低息贷款等14项专属政策,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打造“15分钟乡村人才服务圈”,2024年,江安县乡村人才总量突破1.5万人。深化“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模式,建设川南万亩科创园区、白李果园、柑橘大观园和四面山粮油园区等项目5个,探索“非遗+研学”“电商+文旅”等新业态10余个,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江安县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