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宜宾 > 正文
【宜宾】珙县玉和苗族乡: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绘就宜居和美乡村新画卷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5-08 20:20:11)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在四川珙县的中部,有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玉和苗族乡。自乡建立以来,便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风情与发展希望。全乡2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个行政村错落分布,苗、彝、汉、回等4个民族的6646位居民在此共同奋斗、守望相助,其中2061位少数民族同胞,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这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凤凰苗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隘口孝善牌坊,还有茶叶品质优、品种齐的高山云雾茶园,共同勾勒出玉和苗族乡的独特风貌。以这些优势,玉和苗族乡先后荣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省平安乡镇和省魅力乡镇等多项荣誉,成为了民族乡镇发展中别具特色的明珠。

近年来,玉和苗族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明确了建设同心共富茶旅苗乡的发展定位,在特色产业培育、文化传承创新、乡村治理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书写了许多动人的奋斗故事。

“厚植文化”润根基,共筑团结奋进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玉和苗族乡立足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新路径。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技艺,成功申报了苗年节、牛皮鼓制作技艺、芦笙制作技艺等3项市级非遗项目和3项县级非遗项目,培养了6名非遗传承人,打造了1处非遗传承体验馆。在暑期开设青少年非遗文化传习班,包括了对苗族蜡染、古歌、苗绣、芦笙等传统技艺的培训,吸引了各族青少年积极参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玉和苗族乡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定期举办的明前茶采摘季活动、苗年节、凤凰大舞台、赶集日等特色活动,成为了展示民族文化和特色风俗的重要窗口,逐步培育为全乡的特色文化品牌。通过这些特色活动,让各族群众沉浸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借助农村电商发展平台,高山云雾茶、芦笙、牛皮鼓等高山特色农产品、文旅产品也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走出珙县走向全国各地。

“两山”之路谋发展,富民产业促振兴

在玉和苗族乡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缭绕,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出8000余亩高山云雾茶。2024年,共产鲜茶叶180万斤,年产值超过2800万元,带动全乡450户2000余人增收,其中150户村民年均产值在10万元以上。此外,还吸纳全乡及周边乡镇2000余名多民族同胞就近务工,参与茶叶采摘和茶园管护。为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附加值,先后投入300万元建设茶叶深加工生产线,配套冻库、包装厂房等设施;与鹿鸣茶叶公司合作,打造鹿鸣茶叶公司与玉和联合的茶叶品牌,为茶农的利益提供了坚实保障。预计2025年,茶园核心区青龙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20万元,茶叶总产值将突破3000万元。

蚕桑产业也是玉和苗族乡的重要富民产业之一。近年来,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养蚕户”的发展模式,将党支部、党员、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织就致富“新丝路”。全乡5300余亩蚕桑分布在青龙村、杨家村、凤凰村,5个小蚕共育室为蚕桑养殖提供了有力支持,每年定期开展的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了科学养殖的方法。2024年,全乡实现蚕茧产值900余万元。

在肉牛养殖产业上,玉和苗族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转变传统养殖方式,探索科学化、集约化的养殖之路。通过政府引导、大户示范、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实施“千牛村”项目,鼓励群众适度规模化养殖肉牛。目前,全乡肉牛养殖户达66户,存栏肉牛1291余头,其中能繁母牛600余头。2024年出栏优质肉牛1200头,年产值高达160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多元共治”聚合力,生态宜居育新风

乡村要发展,治理是关键。玉和苗族乡积极创新治理模式,通过“微改造”“微服务”“微评选”等举措,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幸福美丽家园。坚持“有事大家议,难题‘议’起办”的原则,群策群力解决村民关心的问题。规范群众自治、民主协商、社会参与等议事制度,设立石榴籽工作室、村民议事室和调解室等,拓宽村民议事协商渠道。

为弘扬文明新风尚,玉和苗族乡积极开展“三好”“四优”“五美”评创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形成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乡风民风。2024年,全乡共推荐评选各类示范先进典型20余人。在市县级文明创建评选中,玉和苗族乡也成绩斐然,1个家庭获得市级“平安家庭”称号,1个村获评市级“美丽家园示范村”,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展望未来,玉和苗族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围绕“一园一带四基地”的总体布局,坚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凝心聚力、为民造福,突出兴产、彰文、促旅、聚人,以实干争先的担当和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着力把玉和苗族乡打造成为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促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珙县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