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江安县夕佳山镇立足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探索“统战+文化”工作模式,将统战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走出了一条“文化凝心、服务暖心、共建同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
深挖根脉,构建“统战+文化”基层治理新型模式
夕佳山镇拥有夕佳山民居、川南婚俗、非遗莲枪等文化瑰宝。近年来,镇党委紧扣时代脉搏,打破传统工作思维,以文化为桥梁,整合多元资源,聚焦民生需求,推动统战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形成独具特色的统战新格局。通过文化认同激发价值共鸣,以精准服务凝聚群众力量,用多元共建激活发展动能,实现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以文化传承凝聚精神内核,夯实统战共识根基。打造“古韵传承”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党外文艺人士、非遗传承人的专业优势,举办川南婚俗展演、莲枪舞教学等20余场特色文化活动,吸引3000余人次群众参与。传统婚俗的庄重仪式、莲枪舞的灵动韵律,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在传承过程中凝聚起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借传统节庆搭建情感桥梁,厚植基层治理人文底蕴。依托端午、腊八等传统节日,精心策划“端午制香包”“腊八邻里宴”等民俗活动。在艾草的清香中,在邻里共享的美食里,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群众情感深度交融,文化认同不断升华,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多维发力,书写“统战+服务”基层治理生动实践
聚焦银发需求,推动老年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联合党外医疗专家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累计服务800余人次,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优化老年活动中心设施,引入党外优秀专业人才牵头组建书法、棋艺等社团,让老年人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的跨越。
倾注教育关怀,构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体系。发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微心愿”认领、阅读分享等活动,累计服务700人次。依托社区保护点设立“爱心书屋”,为孩子们搭建起知识的殿堂,筑牢成长关爱网络。
凝聚社会合力,织密残疾人帮扶保障网络。整合民营企业、乡贤等资源,为残疾人适配辅具200件,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帮助60余人实现就业。通过“爱心助残日”动员统战成员捐款捐物,构建起“政府+社会”协同发力的助残帮扶体系,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拓宽渠道,激活“统战+共建”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融合多元功能,打造基层治理综合服务枢纽。打造集政务、文化、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统战服务阵地。引入党外人士经营的餐饮、直播等业态,既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又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创新运营机制,激发统战资源协同发展效能。推行“统战+社会运营”模式,食堂由党外人士运营,提供平价餐饮;直播平台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导,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商会企业积极对接就业岗位,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统战合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集多元资源,激活统战工作社会活力。整合社区文化站、学校、民间协会等资源,搭建文化共享平台。开设拉丁舞、中国舞等公益课程,吸引180余名青少年和老年人踊跃参与,其中党外人士占比达65%。这些“活跃细胞”积极投身文化传播与统战工作,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广泛社会共识。
(江安县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