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要闻动态 > 正文
筑梦路上携手行———“盟遂合作”三十周年纪实
http://www.sctyzx.gov.cn/  (2016-08-30 17:26:29)  来源:
分享到: 更多

遂宁,川中丘陵地带新兴城市;民盟,始终以“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为优良传统的民主党派。因着一纸“合作协议”,民盟与遂宁结下深情厚谊并演绎了30年。

这30年来,凭借着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意,民盟与中共遂宁市委、市政府,以合作的形式,用科学与智慧在遂宁开创了一条民主党派服务川中丘陵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绿色生态崛起的崭新而广阔的道路,这个被冠以“盟遂合作”的成功模式,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的生动实践写下了浓重而绚丽的新篇章。

而众多直接参与盟遂合作的广大盟员们,在这一创举性的合作中,以知识和科技为力量,在川中遂宁大地上铺展给世人一张波澜壮阔的画卷,以智慧和奉献为笔墨,书写出一个于润物细无声中的人生豪迈。

科学问路“盟遂合作”的初心

1986年,刚大学毕业的青涩青年赵振铣,在导师影响下加入民盟。从那一年起,他跟着帮扶遂宁专家顾问团成员身份的导师,与遂宁展开了一段不解之缘。而这一步也使得赵振铣成为“盟遂合作”30年过程的见证者。

“那个时候的遂宁,就是两条简陋的小街道。”在赵振铣记忆中,30年前的遂宁就是两个字,“穷”和“破”。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吹遍大江南北之际,一场转机悄然而至。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将遂宁等三个农业县,从绵阳地区划分出来,建立了省属遂宁市。

建市之初,遂宁市领导班子肩负着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探路丘陵地区发展,带领人民致富的重任。但饱受煎熬的问题是,“一穷二白”的遂宁如何起步?

得知科技顾问中很多教授专家都是民盟盟员,时任遂宁市长席义方怀揣着最大的诚意,主动上门来到民盟四川省委寻求长期合作,希望借助民盟在科技上智力密集、人才众多的优势,改变目前遂宁农村的落后现状。“遂宁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和专业领先、技术精湛、综合性强的专家团队。”席义方认为。

当时的民主党派,确实汇集着一大批专业领域的专家大家。有着中国社会学殿堂级人物之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的费孝通先生,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厚的学识底蕴,面对改革开放,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大战略,就民主党派如何参政议政,如何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等重大问题,在盟内提出“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思想方针和工作方向。

有思想方针和工作方向,有盟员科学报国、知识为民的一腔热血,民盟也正在探索,如何脚踏实地开创民主党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共同的追求下,民盟与遂宁一拍即合。

绵延30年的“盟遂合作”大幕就此拉开。

“我相信,我们这种真诚的合作,路子会越走越宽,我们的成绩和经验,会不断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内容、增光添彩。”对于“盟遂合作”的现实意义,民盟原名誉主席钱伟长先生曾做过最早预判。30年后的今天,有着翻天覆地变化的新遂宁,为钱老的远见做出最佳注解。

智力支持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拓展

“盟遂合作”三页泛黄的原始手写协议书,至今还保留在民盟四川省委。

这看似薄薄的纸片,真实定格了30年前,中共四川省委、遂宁市委、市政府以及民盟四川省委、省科协等地方部门与民主党派领导者的勇气、魄力、胆识与担当。

也是从签订的那一刻起,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民盟盟员为绝对主力的科技大军,开始从四面八方集结于“智力援遂”的大旗之下。

刚刚退休的民盟四川省委社会服务处处长徐铁军,说起“盟遂合作”最难忘的是我国著名农业生态学家、西南农大盟员叶谦吉教授。

当年已80多岁高龄的叶谦吉教授,饱含着对土地、对农民、对农业的深情,为实现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呕心沥血。他曾对当时采访他的记者讲,“农民是我的上帝,我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作为民盟盟员,我要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学识贡献给遂宁,让那里的农民尽快富起来。”他这么说,也这么做到了。

叶谦吉是榜样,也是缩影。

30年来,共有600多位盟内专家学者参与智力援遂工作,提出有价值建议300多项,培训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3万余人次。他们是真正堪称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这些用科学点亮人生的科学家,也将科学的火炬照亮了曾经贫弱的乡村,为千万农民在土地上收获了富足。

在专家团助力下,科技兴农取得全线胜利,还未来得及稍作歇息,“盟遂合作”的主战场掉转头指向了科技兴工。“这是遂宁市委、市政府战略发展的需要。作为农业大市,发展农业是夯实基础,发展工业才能迎来持续发展。”在徐铁军看来,民盟的帮扶从来都不是盲目和想当然的,而是思当地政府之所思,想当地发展之所想。

伴随着合作内容的增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时任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进一步提出,“盟遂合作”是全盟的事情。由此,更多的民盟地方组织和盟员来到遂宁,“盟遂合作”真正变成了举全盟之力的一项事业。

1991年,民盟上海市委来遂宁考察,同遂宁签订了《科技兴工合作协议书》,确定了涵盖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的123个具体项目。1996年,民盟四川省委再次组织专家对遂宁市工业企业进行考察调研,确定了与当地的六家工业企业开展合作,推动遂宁市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

农业、工业、教育……各个突破后,人们突然发现遂宁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整体规划。

民盟四川省委与遂宁市委政府再次携手。5个月后,由钱伟长、冯之浚、彭迪先等民盟中央领导和时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刘诗白等专家任高级顾问,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雷起荃教授领衔,集民盟各路专家学者、四川10所科研院校及其科研人员、四川省及遂宁市有关部门百人智慧之大成,迸发着科学之火的《遂宁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跃然而出。

“今天回过头再读这份报告,其中许多观点、原则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并未过时,有的措施在今天依然适用。”民盟四川省委原主委吴正德坦言,不得不说这份20多年前的报告具有极高的前瞻性,也不得不对这“百人精英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体现出的超凡智慧而感到钦佩。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盟遂合作”从最初的科技兴农、到科技兴工、西部职业教育、决策咨询等领域,由经济领域的合作拓展到全方位的战略合作,由民盟四川省委为主力到全盟鼎力相助,随着遂宁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盟遂合作”的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以重大项目带动跨越发展

在遂宁的蓬溪县,有一个让民盟,更让遂宁人民永远难忘的民心工程———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

早在1981年,黑龙凼水库在一次洪水中溃坝,十年久旱的恶劣天气,不仅荒了这里的地,更荒了村民的心,复建黑龙凼水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最大期盼。然而多年来,由于复建工程耗资巨大,仅靠县市两级根本无力支撑,复建黑龙凼水库一直是“水中月镜中花”。

2003年,刚就任民盟四川省委主委不久的吴正德,再次来到黑龙凼水库库址。山坡上残留的溃坝、干涸的库底、龟裂的土地、贫苦的农民,让吴正德如芒刺在背。调研回来,吴正德带着民盟遂宁基层组织的调查报告几上北京。

时任民盟中央主席的丁石孙,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在报告上做出明确批示,并出面与国家计委、水利部等有关部委进行沟通。经过民盟中央、民盟四川省委和遂宁市委、市政府各方面的不懈努力,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终于获得批复立项。

2003年12月28日,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开工。一大早,十里八乡的库区百姓,扶老携幼,自发地向工地聚拢。人们穿上最好的衣服,站满山坡,挤满土坝子,开工工地的红色气球如温暖的火焰,在冷冷的冬日烘烤着人们的心。时任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的张梅颖铲起第一锹土,用蓬溪话宣布“黑龙凼水库建设开工”,整个工地顿时沸腾起来,这一天,蓬溪人等了太久了,这一次,蓬溪人永远记住了民盟。

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的落地,民盟中央领导的亲力亲为,真实诠释了“‘盟遂合作’是全盟的事”。近年来,经民盟中央领导支持协调,一批重大项目在遂宁落地,引领遂宁在新世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3年,经过蒋树声主席协调,占地2300亩的江淮汽车产业园区落地遂宁;

2014年,张宝文主席致信发改委,争取到总投资38亿元的“武引二期”蓬船灌区项目;

2015年,陈晓光常务副主席致信水利部,争取到总投资2亿元安居区萝卜园水库项目。

……

用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郭勇的话说,民盟中央领导或亲临遂宁实地调研,或作出重要批示,或积极协调资金项目,从战略高度、资源广度、落实力度上为“盟遂合作”保驾护航,成为“盟遂合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力保障。

开启绿色发展合作新篇章

2016年是“盟遂合作”整整30周年。8月24日,恰逢两年一届的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开幕,这也是“盟遂合作”在新时期进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遂宁绿色发展的全新阶段。正是在此次会议上,遂宁市委书记赵世勇透露,2015年遂宁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已位居全省第一。

从落后,到先进。这或许是“盟遂合作”30周年收到的最好“礼物”。

“经常有记者问我,‘盟遂合作’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这个被提问者,正是30年前加入民盟的青涩学生赵振铣,而今他的身份已是民盟四川省委现任主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接过民盟四川省委“盟遂合作”接力棒的赵振铣思考片刻,告诉记者,“盟遂合作”的经久不衰在于它始终与时俱进,在遂宁发展的不同阶段,恰如其分地为“盟遂合作”增加新的内涵,以始终保持与地方发展人民生活的需求目标相一致。“此外‘盟遂合作’从一个侧面也促进了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回望30年,在8月23日举行的“盟遂合作”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陈晓光是这样表述的:“盟遂合作”作为民主党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用扎实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做出了生动的诠释。“盟遂合作”不仅让遂宁获得了长足发展,也成为民盟充分履行职能、积极服务社会,加强自身建设、展示良好形象的广阔舞台。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发展不止,合作不息,又一个30年已经在“盟遂合作”的大幕上铺展开来。

(人民政协报  包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