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自贡 > 正文
【自贡】荣县长山镇“新农民”张文君的“初心故事”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6-28 18:20:08)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青年是主力。荣县长山镇得胜村张文君返乡创业,成立了德胜家庭农场,以稻田鱼虾立体化种养模式为基础,实现了分散、低效、滞后的传统农业向集中、高产、生态的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打造绿色生态农业构建了“长山范本”。

作为一名业绩优秀的销售代表,在外打拼十三年的张文君思乡亲切,加之父母年事已高,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恰逢当年长山镇打造现代农业改造项目,张文君心想,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能不能刨出“金娃娃”呢?

说干就干,张文君当即辞去收入颇丰的工作,和养蛙能手黄世斌一番详谈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投资从事稻田鱼虾立体化种养。“目前,自贡及周边市场对青蛙需求量极大,但捕捉野生青蛙极大破坏生态环境,而稻田生态养殖青蛙见效快、风险低、收益好,是一条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张文君对农场有着清晰的定位,对市场前景也颇为看好。

两年前,德胜家庭农场成立了,初期流转一百二十亩土地进行稻田种植和稻鱼养殖,然而,辛苦一年下来,一盘算,竟亏损三万余元,张文君有些气馁,“这么好的项目怎么会亏损呢?”他仔细测算成本、查找原因,最终得出结论——人工成本过高,必须采取规模化种养,以机械代替人工劳作。

当年,张文君便投资数十万,购买了农用机械,下定决心,大干一番。截至去年,德胜家庭农场共有稻田四百二十余亩,其中,稻田养殖青蛙一百亩、稻田养殖龙虾面积八十亩,其余为稻田养鱼,“2018年,因为技术原因,粮食和水产养殖总收入只有480多万元,除去流转费和农资投入等,纯利润只有90来万元。今年,我们调整了养蛙的养殖技术人员,也在去年基础上改进了养虾和养鱼的技术,希望今年的水稻亩产达到1100至1200斤,总收入达到600万元以上,除去所有投入,纯利润预计可实现140万以上。”张文君对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德胜家庭农场已申请“稻秋鱼”商标,陆续在成都白家水产市场和自贡、荣县三地农贸市场进行实体店铺销售鲜活青蛙及稻米,随着种养模式的推广和产量的增加,今后,还将逐渐打开省外市场,同时,开发蛙肉深加工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长山品牌”。

坚持“以短养长”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是张文君这几年一直坚持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自己的项目已基本进入正轨,一路走来虽然遇到了很多坎坷,但是也收获了很多的幸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林、水等部门的指导下,德胜家庭农场的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其中稻虾面积300余亩,稻渔蛙养殖面积50余亩,稻渔养殖面积50余亩,水稻亩产达到1200斤,创造固定就业岗位8个,临时岗位23个,带动外出务工人员黄维、明田刚和晏开莉等11户返乡农民工开展稻虾养殖,50余户农户开展稻鱼养殖,已注册“稻秋渔、稻秋宴”商标。2019年,德胜家庭农场被评为“自贡市荣县农民工党员创业孵化园”,初具规模的产业园被列为荣县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和荣县返乡创业示范园核心区,获得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张文君也被荣县长山镇党委、政府评为2018、2019年度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