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人才“带增”。实施“导师结对帮带提能”行动,建立央企带民企人才提能结对机制,构建央企“行业精英+专家人才”导师资源池,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为帮带人员提供运营管理、安全环保等指导服务。开展“央企带、民企学”等活动,组建“安全红”“环保绿”等讲师团,订单式送课程进民企。
二是组建科研攻坚联盟,推动技术“带领”。依托央企实训、科研优势资源,联合四川轻化工大学等3所高校在中国昊华等央企共建“化工—园区”校地科研孵化基地2个。组建技术联合攻关专班,落实“链长+专班+方案”推进机制,“一项目一课题”开展氟硅材料等化工领域关键材料应用研发,推动特种聚酰亚胺等10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三是打造产业链圈模式,促进产业“带跑”。发挥“链主”聚合带动作用,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聚集产业上下游“链属”项目28个,总投资超320亿元。搭建央企产销“帮帮团”,组织民营企业参加西博会、科博会等活动“晒产品”“拓销路”。今年1—6月,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入库税收超8000万元、同比增长77.8%。
(沿滩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