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自贡 > 正文
【自贡】沿滩区:新农民砥砺前行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度”
http://www.sctyzx.gov.cn/  (2023-10-16 17:41:49)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沿滩区有这么一批80后、90后优秀的新农民在农村致富创业,他们带领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用青年力量在农村大地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共谋家乡发展农旅融合捷报传

宋本志(左一)与瓦市镇签约农文旅融合项目

最美不过家乡景,最浓不过故乡情,沿滩区瓦市镇挖掘调动新农民力量积极性,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提及当初返乡创业的选择,宋本志有唠不完的话,“我在外打拼多年,但是我的根却始终在大雁湖村,去年我得知家乡要招商引资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时,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今年9月,宋本志创建的丽江项州弘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农文旅融合项目招商引资协议。该项目充分利用大堰水库及周边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计划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预计投资500万元,新建休闲垂钓、特色餐饮和水上乐园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瓦市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内涵,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从三河村看到“新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曙光

张澜(左三)管理三河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

“80”后的张澜是沿滩区九洪乡三河村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不仅懂得农业知识,而且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今年3月份,张澜通过层层考核,成功应聘园区职业经理人。

近年来,沿滩区九洪乡三河村依托土地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统战助推等方式,盘活撂荒地建成“集体经济产业园区”,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三河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每天都能看到张澜和他的团队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声影,他们正在从事高粱+大豆复合种植,稻鱼、稻虾综合种养殖,播种、育苗、除草、防虫、投食……,用现代种养殖技术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如今,三河村集体经济实现年经营性收入已超过130万元,带动了周边500余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

老翼伏励 龚全昌带着一群老人书写致富传奇

龚全昌(前一)带领村民在桃园套种大头菜

80后的龚全昌今年39岁,永安镇丰收村人,2006年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先后在市网通公司和市电信公司等单位工作。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改变家乡因地理位置偏僻导致贫穷落后的现状。2014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城市优越生活,毅然决定从成都龙泉驿引进水蜜桃种植项目回老家再创业,他带着村里一帮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乡亲们开启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这一干就是9年。

他创建了自贡市大丰收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土地不流转,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东,剩余劳动力变生产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抱团发展理念。就这样,他和他的老人团队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奇迹和辉煌,由2014年开始的18户农户发展到现在的115户,由最开始的几十亩桃林建成了现在千亩水蜜桃观光产业园,多次成功举办农民桃花节和水蜜桃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活动,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望,农户户均年增收达1.5万元以上,其励志故事多次被央视、报纸、自媒体报道,2021年6月央视17套栏目组对《大丰收十里桃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访,2022年1月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入乡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家庭农场”为乡村发展另辟蹊径

新农民张开德是王井镇高石村人,他多年在外从事企业经营,在广东、云南、缅甸、海南等地都办有塑料包装厂。但他致富不忘挖井人,为感恩回馈家乡,于2017年返乡创业,办起了高石村德容家庭农场,流转了撂荒地160余亩。

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在外面办了那么多企业,还要回村办家庭农场呢?”。他总是笑着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外面发展得再好也留不住我对家乡的那份牵挂,回乡创业虽然辛苦但我觉得更有意义”。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建成家庭农场5个,实现果树种植500余亩,稻田养殖300余亩,生猪年出栏800余头,年产值2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带动农民,“新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活力,而支持和培育他们成长、创业的政策也不断出台。2023年以来,沿滩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推荐28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为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与省知联会会员高校联系,选派党外专家60余名为“头雁”提供决策咨询、政策宣讲、市场研判等服务,破解“头雁”产业发展瓶颈难题,提高“头雁”自主创新和孵化带动能力。

如今,沿滩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新农民”已达到2000人,他们活跃在全区农村各个新型经济组织中,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和重要人才支撑。目前,沿滩已拥有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7家、市级示范社1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