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民革荣县总支深化“四位一体”建设的关键年。作为全国示范支部,民革荣县总支始终以制度建设、档案管理、数字赋能和实践创新为核心,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民革组织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制度筑基,锻造规范化组织体系。以制度建设为基石,构建了涵盖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参政议政等领域的24项制度体系,确保支部运行规范有序。例如,通过“一月一主题”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活动,累计形成850余件高质量提案,其中19件被列为政协“1号提案”。同时,创新推出“党员政治生日”慰问制度,通过赠送贺卡、组织关怀,增强党员归属感,凝聚组织向心力。
二、数字赋能,探索智能化管理路径。积极响应民革中央“数字赋能”号召,率先将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数字民革”平台深度融合。通过线上会议系统、档案数字化管理等手段,实现支部工作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在2025年四川省委会首场“四位一体”视频讲座中,民革荣县总支主委杨泽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享了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的“五个做法、四条经验”,获民革中央副主席欧阳泽华高度评价,并作为示范案例在全省推广。
三、开放合作,搭建跨区域联动平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北京、河北、重庆等地民革基层组织缔结友好支部,共建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合作机制。2024年11月,与民革北京朝阳区二支部、河北沧州经济支部签约,围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开展深度交流,为民革组织跨区域协作树立典范。此外,累计接待省内外100余个民主党派组织考察学习,成为展示民革基层组织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四、暖心聚力,打造“党员之家”品牌。从“借地为家”到建成功能齐全的“一办两室”党员之家,通过规范管理、常态化活动,将“家”打造为党员学习交流、履职尽责的核心阵地。党员之家不仅承载理论学习、档案管理等功能,还搭建了关爱抗战老兵、捐资助学等社会服务平台,形成“荣县民革志愿服务大联盟”。2025年3月,民革市委会在荣县召开“四位一体”建设现场会,民革荣县总支副主委谭政荣现场交流党员之家建设经验,获民革市委会主委郭连充分肯定。
五、薪火相传,传承民革精神基因。民革中央榜样人物、老主委虞崇高退休后仍坚持义务参与党务工作,带领年轻党员撰写理论文章、参与社会服务,累计形成60余万字研讨成果。通过“传帮带”模式,培育出一批兼具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的骨干党员,为组织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民革荣县总支主委杨泽荣表示,将以民革荣县总支成立40周年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学习型、实干型、温馨型、服务型、廉律型”五型基层组织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民革智慧,奋力书写“四位一体”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