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他所在的单位是全市唯一的市级定点收治医院,是疫情防控的主要战场之一。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非呼吸感染科医师,史华主动请缨加入第一批应急医疗队到医院隔离病房工作。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可能的感染,他持续20多天坚守隔离病房第一线,和同事们一并辛勤付出、科学防治,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在资阳的蔓延。
关注疫情,时刻准备奔赴“战场”
自去年12月以来,武汉发生的新冠肺炎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市级定点收治医院,疫情将为该医院的呼吸科和感染科带来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从官方和媒体发布的信息来看,依据多年积累的医学专业素养,我觉得这次疫情极可能像2003年“非典”一样快速快播,疫情防控不止是少数临床科室的任务,这是整个中国医疗系统的没有硝烟的战役。”史华隐约的感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
此时的他,一边仔细地关注着新冠病毒在全国的传播范围和防治形势,一边暗暗地筹划着为疫情防控工作出力,“虽然不是呼吸感染科医师,但作为一名盟员医生,我一直牢记着刚从医时的医学誓言“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牢记着民盟“奔走国是、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开始埋头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积极地参与医院的感染防护应急演练,时刻准备着进入疫情防控的一线战场”。
挺身而出,全情投入防控一线
2020年大年初一的早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两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防疫抗疫战斗打响!在接到医院的全院动员信息后,史华立即主动申请加入防疫一线,分派到隔离病房,主要参与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的住院诊疗、病历书写等工作,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直接参与暴露性和危险性最大的咽拭子采集工作。至此,史华就再也没有回过熟悉的家,虽然它离他所在的病房只有一墙之隔。
工作繁重的时候,医院一天要收治近10名留观疑似病人,他穿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在病房内工作5—6个小时,取数十个咽拭子、肛拭子标本,工作期间不能进食和饮水,不能上厕所,防护眼镜起雾,全身衣服湿透;作为隔离病房的高年资医师,史华还要定时参与确诊、疑似、留观病人的病情梳理、组织会诊和查房,参与疑似病人的疫情上报、解除的疑似病例和急危重疑似病人的讨论,一天工作下来,极其疲倦。这就是疫情发生以来史华每天工作的缩影,他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入到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悉心对待,全力做好病人服务
自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开展以来,目前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收治了4名确诊患者,出院3名,医学留观患者数十人,流调密切接触者若干人。因为史华亲身参与一线工作,他能及时发现疫情防控、诊治流程、院感防护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疏忽,他秉着治病救人、实事求是的初心,积极向上级反映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病人尽快痊愈、为疫情战斗尽快取胜作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隔离病房的病人在疾病、孤单、担忧的多重打击下,充满了不安和焦虑,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烦躁和易激怒,经常不配合治疗,要求离院回家。史华非常重视隔离病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变化,面对病人的不理解和抱怨,他始终牢记医者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不仅协调解决患者的杂志、手机充电器等生活物资需求,还耐心地向病人解释疾病情况及疾病防控政策规定与要求,开展心理疏导,安抚病人情绪,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面对疫情,史华放弃了春节阖家团圆的机会,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没有睡过一场好觉。考虑到他的身体健康,医院安排他进行轮休。目前,他正在指定隔离点进行为期两周的隔离观察,暂时不能回家。他说,“过年期间对家人陪伴的缺失虽然有些遗憾,但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对病人健康负责、对社会安全负责始终都是我们医务人员最大的职责和担当!直到这场疫情防控战役结束前,我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坚守自己的岗位,随时准备着再上一线,势必要打赢此次战“疫”!”。
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作为一名盟员医务工作者,史华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冲在一线、挺在前线,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他用医者的仁爱之心践行着白衣卫士的神圣职责。
(民盟资阳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