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资阳 > 正文
【资阳】念好“三字”诀 共建团结进步美好社区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4-14 20:24:41)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资阳市乐至县南塔街道办事处东街社区位于乐至县城区东部,幅员面积0.86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组、8个网格,总人口10007人,其中有少数民族36人。近年来,东街社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局面。2021年12月,南塔街道办事处东街社区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命名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念好“领”字诀   坚持创建引领,“领”好队伍

图片

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头雁”作用。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统战委员和民宗干部专职联系,由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由上及下层次传导压力,落实工作职责,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组织架构,全年召开社区党委会议、干部职工会议、创建工作专题会议1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困难问题。

健全引领机制,发挥“制度”优势。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学习宣传制度、表彰考核制度、工作保障制度等,以制度推进工作落实。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总结分析会议,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加大人力和经费保障,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图片

领好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力量。建立“3+N”模式社区民族工作队伍,以街道、社区、网格三层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大群体为队伍基础,明确1名街道专职民宗干部对口联系指导,社区1名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8名组长和8名网格员担任民族工作联络员,将民族工作纳入社区日常志愿服务项目,吸纳社区登记的志愿者补充民族工作队伍,定期收集、动态管理辖区内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和管理,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队伍保障。

念好“宣”字诀   坚持教育宣传,“宣”出成效

图片

宣传培训夯基础。把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党委中心组、干部职工会、集中培训会学习内容,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小组长、网格员和民族工作志愿者学习民族知识。2021年开展各类民族工作知识学习、培训15次,进一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性。

思想宣传强头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各族同胞进行党史宣讲、到陈毅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结合春节、三八妇女节等传统节日,邀请各族同胞共庆节日、共话团结,2021年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茶话会、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8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禁毒知识、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卫生环境整治等专项活动 50余人次,进一步营造了共建社区大家庭良好氛围。

多类宣发筑肌体。充分发挥社区宣传精细化优势,利用宣传栏、板报、LED显示屏、小喇叭、微信群、QQ群等线上线下多途径宣传民族工作政策,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贴近百姓、深入民心。2021年,社区共制作民族团结宣传专栏12期、板报10幅,发放宣传读物500余本、宣传单6000余份,社区各族群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意识进一步增强。

念好“实”字诀   坚持服务落实,“实”中成事

图片

阵地建设落实,搭好服务平台。在社区办事大厅设置民族事务服务窗口,建设“同心·共享之家”,内设民族阅览室、活动室,定期举办民族文化大讲堂。2021年,少数民族同胞共计100余人次到社区进行咨询、办理业务、参加活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载体,打造民族文化长廊,设置政策法规宣传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区、民族团结进步事迹区等版块,潜移默化增进社区群众对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知识的了解,推进各族群众加强了解、增进互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慰问帮扶落实,强化服务关怀。建有心理辅导站开展各族同胞心理健康疏导,对部分因民族习俗融入社区生活有困难的群众做好心理引导,让居住在东街社区的少数民族家庭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强化工作落实,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帮扶台账,协调帮助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同胞,让他们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大家庭的关心关怀,2021年慰问少数民族家庭5户,为1名困难少数民族同胞办理低保、帮助1名困难少数民族同胞就业。

纠纷化解落实,做好服务调解。把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作为工作重点,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定期开展涉民族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21年协调化解3起涉流动少数民族同胞与周围群众因习俗不同导致的矛盾纠纷。

(资阳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