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思想引领”,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心入脑。组织全区民宗干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5次。组织“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深入40余个村(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和“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志愿服务60余场,分发宣传手册1000余份。
二是聚焦“精准服务”,推动城市互嵌式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利用谭妈妈民族团结服务站,推动纠纷调解、就医就学、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困难救助、法律援助、技能培训、证照办理“八大功能”,将服务站打造成为民族政策的“宣讲站”、为民办事的“服务站”、群众信息的“交融站”,矛盾化解的“心灵站”。探索“社区服务+商家入驻”的模式,通过商家负责提供雁江特色农产品和民族特色农旅产品线上销售链接和售后服务,助推各族群众在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嵌入。
三是聚焦“实践活动”,营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浓厚氛围。以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搭建“民族团结+文明实践”的交流平台,通过开展“非遗扎染进村寨,布里生花促团结”、“携手共绘民族画,民族团结乐融融”、“民族大团结,中秋传真情”、“中华民族一家亲,重阳情暖老人心”等10余个主题活动,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