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拓宽创建广度激活力。发挥县级部门、文明单位、爱心企业、志愿联盟等多方力量包联社区、联系乡镇,创新成立暖心志愿、爱心守护、初心青年、爱心企业等“乐文明”四心联盟,构建“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敲门”“以城带乡,双向互联”的城市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有效激发工作活力。畅通渠道收集聆听民意,搭建平台回应解决民需,“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各族群众“金点子”,常态开展“城市文明 你呼我应”群众意见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群众最期盼的‘十件事’”,组建“市民文明监督员”队伍,让各族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积极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乐、共享的社会氛围,让各民族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二是注重典型培育促融合。着力宣传教育,坚持正面引领、反面警示,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文明乐至我代言”等专题栏目,目前共发布主题宣传信息3700余条,全覆盖实施小区设点、周末入户、傍晚敲门等宣传行动,大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养犬、文明交通等主题教育进机关、进村社、进学校,倡树文明新风尚;突出示范带动,发挥榜样引领力量,坚持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用先进典型感召人、教育人、引导人,推荐评选出“中国好人”2人、四川省道德模范4人、“四川好人”46人、其余各级各类身边好人3000余人,每年开展“奋进新征程 美德润帅乡”“弘扬陈毅家风 涵养家国情怀”等主题巡讲巡展200余场,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共同实践中增进民族感情,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情感交融,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团结共融、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稳抓民生实事聚民心。强化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居民就医、入学、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县医疗综合服务体、玉龙教育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路面修整5.9万余平方米,增设停车位3000余个;坚持解决民困,深入开展市场环境、社区治理、生活环境、交通秩序、文明养犬等“双十行动”,完成智慧停车项目升级、池南路改造、社区老年食堂建设等民生实事,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1680余件,以利民惠民之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文明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乐至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