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创新实施“乐文明·成长共护”行动,通过“红色铸魂、实践赋能、协同护航”三维联动,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红色教育强根基。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各族青少年思政教育始终。依托陈毅故里景区等爱教基地打造弘毅学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开展“追怀元帅行迹”“唱响英雄赞歌”等特色思政课,覆盖青少年2.3万人次。创新开展“爱资阳·爱乐至·爱家乡”每月一主题思政课活动,组织“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立德树人·榜样力量”等特色宣讲队伍,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等学习活动120余场次,进一步培育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深层情感认同。
二是实践赋能促交融。丰富道德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实施“乐育新苗”“童伴计划”等20余个实践项目,广泛开展“赓续雷锋精神 弘扬志愿服务”“缅怀先烈志 共铸民族魂”等实践活动,推进“梨园雅韵 ”戏曲进校园,打造城东小学等3个乐至川剧传承基地,助力各族青少年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充实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协同共护筑屏障。多维度链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资源,织密青少年健康成长保护网。整合县内专业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源,依托“玉兰花开·支言心语心理驿站”“未检中心启明驿站”“模拟法庭普法驿站”等校内外阵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质效。创新“代理家长+主题活动”开展模式,发动党员干部、大学生等志愿者,开展“七彩假期”“成长陪伴”等关爱活动上千场次,累计关爱各民族留守、困境儿童2100余人次。
(乐至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