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凉山 > 正文
【凉山】会理绿陶:千年窑火“潮”生 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阵地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8-15 18:00:25)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会理绿陶,传承八百余年的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国家AAA级景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鲜活典范。

创新传承,激活非遗时代生命力

突破传统生活器具局限,开发茶具、饰品、冰箱贴等300余种兼具实用与美感的文创产品,融入现代生活场景。

创新釉色工艺,烧制出翠绿、粉蓝、铁红等40余种窑变釉色,以“入窑一色、出炉万彩”的自然窑变(如代表作“韩氏山彩”)赋予每件作品独特性,吸引年轻群体体验“开盲盒”式文化魅力。

联合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10余所高校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共建青年创客空间,吸引大学生参与研发。

近三年获17项专利技术(含发明专利),推动《会理绿陶金沙釉传统工艺创新》获凉山州科技进步奖。

文化赋能,弘扬多民族交融智慧

深挖文化基因。绿陶博物馆陈列219件古陶、680件历史作品,系统展示从仰韶文化到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陶瓷发展脉络,凸显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作品纹饰融合南诏文化、彝文化、蜀文化等元素(如人物、鸟兽、石榴纹),彰显民族艺术交融特色。

活态传承与普及教育。设立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累计培训2860人次,培养新生代传承人6名。开发绿陶DIY体验项目,年接待11万人次各族游客亲手制陶,在“泥与火”中感悟中华工匠精神。

精神凝聚,构筑共有家园象征

石榴籽意象深化认同。创作石榴主题茶罐、摆件等文创品,将本地石榴产业与“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寓意深度融合,成为民族团结有形载体。

跨民族交流平台搭建。举办绿陶艺术节、西部陶艺双年展等活动,吸引各民族艺术家创作交流;常态化开展古装巡游、非遗展演,促进文化互鉴。

企业员工中少数民族占比20%,通过技艺培训带动12人就业,实现“以手艺改变人生”。

品牌提升,引领乡村振兴新业态

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天府旅游名品”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产品远销新加坡、美国等地。实现年经营收入650万元,通过“非遗+旅游”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成为凉山文旅融合标杆。

会理绿陶以守正创新赓续文化根脉,以开放融合激活非遗价值,将传统工艺转化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活态传承、创新表达、全民共享”的实践样板。